分享新闻: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19日在接受美国一家电视台的采访谈及俄乌战争时说:“如果我每周能拯救7000人免于被杀,那就太好了。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尽量试着进入天堂。我听说外界对我的评价不太好,我真的身在最底层,但如果我能升入天堂,(结束俄乌战争)将是原因之一。特朗普此前也在一次访问中表示他相信行善可以进入天堂。他说:“如果我行善,我就会去天堂;如果我行恶,我就会去其他地方,对吧?”白宫发言人在8月19日晚些时候表示,她相信”特朗普是认真的”。发言人说:“我认为总统想去天堂,就像在座的各位一样。”

学者认为,宗教追求“天堂”的信念,早已深深烙印在人类演化的大脑中,成为一种普遍的本能。法国犹太裔社会学家杜尔凯姆认为,宗教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透过共同行动与仪式,创造神圣的感受与群体凝聚力。然而,宗教里天堂的概念不仅是道德报偿象征,更是人往生后归属与终极意义的重要依托。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天堂或净土可以缓解人类对死亡的焦虑,天堂作为死后归宿的概念,提供了人类面对死亡的心理安慰,降低对虚无的恐惧。相信有天堂能让人坚持正向价值观,即使在现世受苦,也能寄望于未来的报偿,这对人类的抗压力与韧性有积极作用。

·远近

日常生活中,我们心里时而天堂,时而地狱、饿鬼、畜生。可以说,在一天二六时中,天堂、地狱不晓得来回多少次;每天我们都在天堂地狱的边缘来来去去,天堂、地狱在哪里呢?就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知道天堂、地狱在那里,净土和天堂又有什么不一样?六祖惠能大师(出生于唐代,世称禅宗六祖)在《决疑品》(《六祖法宝坛经》中的第三品)里讲到净土,有时候上了天堂,福报用尽,还是会退坠;净土只有上升,没有退坠,另外,天堂里和人间一样,仍然有像君臣、眷属、上下等阶级的差别对待;净土里则只有平等,大家都是莲花化生,没有差别。

说到净土,大家也会想起极乐净土。极乐净土在哪里呢?《阿弥陀经》里则指出,在“十万亿的佛土以外”,也就是在十万个三千大千世界之外。其实,这只是比较上的说法,真正从法性上来讲,净土是没有远近之别的,净土就在心中,所以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例如维摩居士,在他的生活里,行住坐卧之中,真是“居家逍遥,随处都是净土”。他到学校里讲学,讲堂就是他的净土;他到市场里购物,市场就是他的净土。所谓“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净土就在他的心里,这正是人间佛教所谓的“人间净土”。

·自净

过去,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曾经怀疑的问佛陀:“诸佛的净土都清净无染,为什么娑婆世界(我们居住的世界)到处充满生老病死,又像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一样,人人生活在苦恼之中呢?”佛陀对舍利弗说:“这是你看到的世界,我看到的世界不是这样。”说完随即以足趾按地,大地顿时变为金色。他对舍利弗说,这就是我的净土。

中国四大菩萨中的地藏菩萨,他以地狱做净土。所以,净土主要是看我们的心,心里清净,世界就随着我们清净。因此,自净其心很重要。唯心净土也有四个特点:一、我们能随遇而安,那里就是净土;二、我们能随因缘而生活,到处都是净土;三、我们能随喜生活、工作,当下就是净土,以及四、我们的心能任运逍遥,随缘放旷,则随所住处,皆是净土。

就如天上的太阳、月亮,不管乌云密布或是刮风下雨,太阳、月亮都是那么逍遥自在的悠游于虚空之中,这就是随心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