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初组织新加坡河步行游,南岸游是其中一条路线,从合乐路统一大酒店开始,经过河边的旧货仓,乘锡克族女孩的舢舨过对岸,看罗拔申码头起落货物的热闹,走火车桥回到南岸,经过浮罗西贡的货仓,参观陈氏宗祠,沿沙球劳路来到驳船码头。”
城市步行游这几年流行起来,上面的文字却是在一本旧书里读到。资深导游杰拉丁妮(Geraldene Lowe-Ismail)前些时候过世,想起她的小书“Chinatown Memory”。本地的Chinatown,习惯上会中译为牛车水,书中写的却不仅旧牛车水,还有克拉码头、罗拔申码头等,或许用《回忆大坡》更合适。
这段河岸步行游介绍特别引我注意,看过那摆渡女孩的照片,在一本新加坡河摄影集(Singapore River, A Living Legacy)里,舢舨行走河中,河上不再熙攘,岸上一排货仓,她立于船尾,旁遮普式长衫长裤,蓝底白花,双手摇着桨,看样子十几岁。会留下印象是因为诧异,摄影集里的她是唯一的非华族,说起旧日新加坡河我们说的绝大多数是华人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