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Tony Leung梁朝伟接受陈冠希访问,轻松自若聊潮牌和穿搭习惯,聊电影,聊个人喜好,短短15分钟就让人很享受。受访者和访问者都很自然松弛,梁先生轻松畅聊,可以让人窥探他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陈冠希自然而为,又尊重且拿捏受访者底线分寸的主持功力,让我为他拍掌。
梁先生家里摆放的各大国际影展影帝奖座无须再提,在康城电影节他开开心心一个星期后,又重返人间继续如常。记得当年他首夺康城影帝,我和他做越洋电访,跟他道歉说不好意思要你重复第10次,他笑说:“哈哈,这是第20次,没事,我们来吧,你问。”我见过最厉害最棒最top的演员,待人处事永远最谦卑踏实。
面对面视讯访问的诚意
所以,我一定要提一下香港影圈另一个Tony Leung梁家辉。不久前邵氏电影公司安排警匪动作片《捕风追影》访问,原本想说影帝事忙,新加坡小市场,已经准备能做到电邮或电访就已经“偷笑”。谁知道梁先生竟透过助理传达,要求和记者面对面视讯访问。
不止于此,访问当天早上,他提早在电脑旁准备,然后用了五分钟向我解释,为何坚持要面对面视讯。让我始料不及的是,梁先生说:“我不喜欢透过冰冷的机器讲话,而且我也想看看你的表情和反应,我也想感受你究竟有没有诚意啊!”我们开怀地聊了20分钟,聊电影聊家庭聊生活作息,和他收留的流浪猫猫狗狗鸟和乌龟,哈哈。
一个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真的不须要向我解释,为什么坚持要以这样的形式做访问。他不必对一个小记者展示那么大的诚意,当下有点受宠若惊。
分别63岁和67岁的两个Tony影帝,在香港和国际影坛的分量举足轻重,却是最亲切实在的人。
后来和电影线的同事转述这件事,我的声音略带哽咽,同事也几乎要泛泪。从同事的反应,可想而之,他们平时碰到那些连简单访问都只懂得通过短信给予行货回答的艺人,还有EQ欠奉的经理人时,遭受怎样让人不解的委屈对待。没比较没伤害,有时你会明白,为何一些地方,很难有娱乐工业。
罗拔烈福有前瞻性
再来是89岁的好莱坞资深艺人Robert Redford(罗拔烈福)病逝,朋友得知消息哭死。他除了是演员、导演,更是环保中坚分子,同时还开创了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穷一生推动独立电影发展。他除了是银幕帅哥、得奖导演,也是有貌有脑有智慧有前瞻性有行动力和执行力的“visionary”(梦想家)。
当年他看到很多有才气的年轻人被电影大厂打压,女性和非白人工作者遭排挤,于是成立“日舞学社”(Sundance Institute)帮助有才情的年轻影人,以独立精神突破主流产业霸权的困境,被世界看见。
于是,Redford这个好莱坞金童,花了45年打造了“日舞传奇”,也赢得“美国独立电影教父”美誉。他曾说:“最初我也只是想创造一个我向往的愿景,发现很多人也有相似愿景,于是个人的vision成为了众人的vision!”
日舞影展后来发光发热他却从不居功,只是谦虚地说:“看见有人成功就是最好的回报了。”
在本地独立影院The Projector消亡,电影院深陷寒冬之际,很想谢谢这些仍旧和曾经默默在圈内为电影业贡献付出的资深影人,在电影最精彩的时代,为观众留下的光影魅力与创新的不懈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