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上学后常会沿着黄埔河来到明地迷亚路熟食中心吃早餐。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巴刹及熟食中心早上的气氛特别好。住在附近的阿婆大婶推着小购物车来买菜,大叔阿伯翘起脚围坐着喝咖啡话家常,还有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耐心地排着队买早点。各家档口前熙熙攘攘,人龙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蜿蜒形成。这是我们最熟悉也最引以为傲的新加坡生活现场。在这个人气旺盛的独特空间里,我们不分身份贫富、教育高低、种族信仰,为了美食而来也为了这个有你我他的日常空间而来。

老熟食中心最近入住了一家新咖啡摊口,售卖经过烘焙的意大利浓缩咖啡、美式咖啡、拿铁、抹茶等一般只能在咖啡馆喝到的潮饮。一开张就生意大好,平时人龙很长。这天趁着档口前的人气稍缓,买了杯拿铁咖啡配搭炒菜头粿,找了个通风角落坐了下来,边滑手机看新闻边享用早餐。拿铁一杯三块九,虽比传统南洋咖啡贵上两倍,却远比在星巴克喝咖啡来得实惠。更何况咖啡馆普遍只供应西式茶点,不卖本地美食。想到这里,我喝了一口有心形拉花的拿铁,再用筷子把镬气十足外酥内滑的白菜头粿送入口中。这是开启一天多么理想的方式!

年轻人入驻熟食中心卖抹茶拿铁为老空间注入新气息,也迎合了新一代国人饮食口味的变化。自从这家烘焙咖啡档开始营业后,我留意到熟食中心里买气最旺的传统咖啡摊人龙依旧,生意看来并没有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