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长辈朋友曾告诉我,石家庄毗卢寺里毗卢殿的壁画非常精美,值得一看。这次到石家庄,我们终于一睹毗卢殿壁画真容。毗卢殿壁画是明代水陆画中的瑰宝,与敦煌壁画、北京法海寺壁画、芮城永乐宫壁画并称中国四大壁画。比起前三个,毗卢殿壁画非常低调,相对名气也小些。

走进毗卢寺山门,才知道山门不在中轴线上,需要拐个弯才到中轴线,因为1958年修石津灌渠,寺让河渠,拆除原有的山门,在寺院一侧新建了这个山门。中轴线上第一个建筑是释迦殿,也有壁画,但在1958年修建石津灌渠时,民工住在殿内,为了通风在西墙上开凿两扇窗户,破坏了壁画的完整性;加上释迦殿紧挨着灌渠,致使墙体受潮,壁画严重漫漶脱落,看得清的部分所剩无几。

毗卢寺壁画的精华都在毗卢殿内,殿前有两棵千年古柏,皆向西倾斜,故名迎佛柏。走过迎佛柏,步入毗卢殿,心跳加速。尽管为了保护壁画,殿内光线幽暗,但还是遮不住壁画自带的“光彩”。武育红在她的《印象毗卢寺》一书中写道:“(毗卢殿壁画)面积122平方米,共绘制了人物508位。……508位人物分成122组,上、中、下三层排列,每组均有清晰的标榜提名。”壁画内容集儒释道三教,可看出佛教寺院文化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