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故事:高僧隐居在山林,人们远道而来向他请教生活智慧。当他们看到高僧从山谷里挑水,且水桶并未装满时,感到困惑。他们问高僧为何不挑满水?高僧答:“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会适得其反。”众人不明白,高僧接着就让其中一人尝试挑满满的两桶水,结果那人挑得非常吃力,不仅水洒了,还摔伤了膝盖。高僧说:”你们看,这样反而比原来挑得还少!”
高僧接着说:”桶里有一条线,水不能高于这条线,这代表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的限度。起初需要画线来提醒自己,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就能凭感觉知道多少是合适的。高僧接着说,设定目标时,越低越好,因为容易实现的目标能鼓舞人心,培养更大的兴趣和热情。这样循序渐进,最终能挑得更多、更稳。高僧最后对众人说:“你们来问什么是生活智慧,水桶的那条线就是智慧啊!”
·互补
世间种种都是因缘成就,与众人的奉献而成,只要对大众有利的事,我们就应尽力,用我们的心血、我们的勤劳、我们的智慧去努力以赴,才能获得别人的肯定与信赖。然而,我们在追求目标时,也应了解自身能力,尊重客观环境,避免自不量力或勉强行事,同时保持平和的心态,这就能与“尽力而为”互补。
“尽力而为”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而“量力而行”则要求不脱离实际,不超越自身能力范围。然而,做人做事,我们也不能“认命”,总以为自己能力有限,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能做;我们能长此以往,循序渐进地进步,通过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慢慢提升能力,最终达到更高的目标 。在生活和工作中,关键在于我们应当追求平衡和适度,避免过度不切实际的期望。尽力和量力之间掌握好分寸,而又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鸭子
再分享故事:父亲问孩子:“你看,一群鸭子都游过了河,而特别之处在于,没有一只鸭子的路径是一样的,它们都游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父亲接着说:”而最后,不管大鸭还是小鸭。虽然路不同,也都殊途同归,从河的这一边,游到了河的另一边。”
不管我们是大人物还是小角色,我们的每一步脚印,都是自己取得成功的过程。我们常常会遇到山穷水尽,但也处处都有柳暗花明,重点在于不要跟他人比高低,只要无愧于心地尽心尽力就好。做事成功、做人成功,能够保有健康平衡的身心,也是成功。成功没有大小之分,也不分大路小路,每个人都有各自成功的因缘条件,关键就在量力而行,也为不同阶段的冲刺蓄劲,做明智规划的有效执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