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故事: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撰写的《无门关》,记载了佛教史上最脍炙人口的故事──”拈花微笑”: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的法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独迦叶破颜微笑,世尊随即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是师徒间一种默然的契悟,不靠语言文字,仅以师父之心传至弟子之心,简单却庄严无比。
“正”是指无分正与邪,无分善与恶,乃至超越正邪。超越善恶,亦即吾人中道的佛心;”法”即是真理,”眼”是以觉智去看,看世间万法。”藏”则是包含一切,一切圆满无漏。整句话的意思:用彻见真理的智慧之眼(正法眼),去透见宇宙万有祕藏之法(藏)。
禅宗自唐代以来,最能透晰正法眼藏本意,而转述为较贴近现代人语彙的,莫过于日本的道元禅师。他写道:”波浪退了,风也息了,一只无人的小舟无心地停在湖面上,再也不会被风吹走,再也不会为任何东西所左右;天际间仅剩下无心的月儿照着无心的小舟,照在无心小舟无心的角落里。”整篇像一首优美散文诗,”无心”是诗眼。
禅宗著名的《宗镜录》里,对”无心”二字,有这样的叙述:”若不起妄心,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是道。”不起妄念,一切无心,无心是道,最后连”无心”之心都抛弃时,便是正法眼藏,迦叶会心的一笑。
·诱惑
我们到寺院,看到藏经楼上面写了正法眼藏,表示里面的佛经佛法都是正法,都可开发慧眼。慧眼当中藏了好多宝藏,看什么东西都是宝贝。我们走到那个地方,看到讲堂正在讲经,弘扬正法,这里是正法眼藏。我有荣幸来到这里,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诸上善人,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好人好事,所以我们要有正法眼藏。
有了正法眼藏,面对这个世间等于有了照妖镜,知道财、色、名、利是世间的种种诱惑,种种危害我们的东西。我们如何面对?要有慈悲心,要发菩提心,要有正法眼藏。禅宗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里有一段偈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这告诉我们,世间原本平等,由于人起了喜欢或不喜欢的分别心,就很难公平、公正的看待事物。如果能以平等心看待一切,自然就能洞见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
·心里
生活中,我们一切以正法为本,我正派正当、信仰很正信,明白这个法是正当的道理,我依照正当的道理做人处事,我依循五戒、十善为本,就会走在正道上。有了正法,就表示有慧眼看得很清楚,知道人生何去何从;知道人我如何相处,应该怎么样的互相来往;知道这个世间上的各行各业,应该怎么样的去跟人家结缘,或怎么样跟人家配合。
正法眼藏不一定在藏经楼上,更不一定是在讲堂或教室。正法眼藏应把它放到我们的心里,不管外境是五光十色炫目色彩,还是光怪陆离的魅惑人间,我们都不怕,也不会受影响。在这个世间上的种种好事、坏事,我也都不会计较。因为我有正法眼藏就有力量;我有正法眼藏就有智慧。我能看透一切,我就有办法出离一切。
所以大家应该要努力学习正法眼藏,有了慧眼之后,所看的世间必定是清净朴素、庄严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