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故事:一天,佛陀刚用完午餐,商人来请求佛陀为他指点迷津。佛陀将他带入静室,商人诉说很久,有对往事的追悔,也有对未来的担忧。最后,佛陀示意他停下来,问他:“你可吃过午餐?”商人点头。佛陀又问:“炊具和餐具可都收拾干净了?”商人忙说:“是啊,都已收拾好了。”接着商人急切地问佛陀:“您怎么总问我不相关的事情呢?请您给我的问题一个答案吧!”佛陀却只对他微微一笑,说:“你的问题你自己已经回答过了。”接着就让他离开静室。

过了几天,那位商人终于醒悟,明白了佛陀话语中的道理,来向佛陀致谢。佛陀这才对他及众弟子说:“谁若对昨天的事念念不忘,追悔烦恼,或者对明天的事忧愁妄想,他将成为一棵枯草!” 

佛陀告诉我们,人只能生活在今天,也就是现在的时间中,谁都不可能退回“昨天”或者进入“明天”。昨天是存在过的,也不可及的;明天仅是可能存在的,同样不可及的。所以,最重要的是做好今天的事情,认真过好今天。

·练习

当下是什么?大部分人的回答是现在,但这样简单的单词,却又一言难尽,很难说明白。我们常自问:“现在是几点了?”但只要一回答,时间点就过去了,大家就能体会讲出来的那一瞬间,现在已成为过去。既然当下马上就不存在了,我们又哪有时间去烦恼?当我们陷入烦忧时,不妨试着练习:闭上眼睛,想想当下的烦恼,真的是现在的烦恼吗?还是属于过去或未来?我们会发现:“果然当下没有烦恼,所有的烦恼,不是过去的,就是未来的。”能作如此想,烦恼已去除了一大半。

·用心

学人问赵州禅师(唐代禅师):“十二时中如何用心?”赵州禅师说:”汝被十二时辰转,老僧使得十二时。”意思是,你们都是被十二时所使,都是时光的奴隶;而“老僧使得十二时”的意思是说我是时间的主人。禅师如何成为时间的主人,我们又怎么成为时间的奴隶了呢?以佛法理解,成为时光的奴隶,是由于我们的心停留在很多执取的对象上,有很多在意和在乎,当把这些执取、在意、在乎放下时,我们就能做时光的主人。

在生活中修行,我们可以常问自己:时间在哪里?如果在每个当下,我们都能提起正念去观照,就会拥有无限的时间。这个自我观照就是不断放下内心的执取和包袱。“把握当下,就是用心”,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极大的深意。它提醒我们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提醒我们生活的本质不在未来或过去,而在当下的每个瞬间。

当我们选择用心,便是选择了真诚、热爱与付出。“当下”也可说是念念常新,这些道理说易行难,要做到才会觉得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