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诊的时候,我扛着厚厚的《比山更高》阅读,等待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中国攀登者的故事很多是令人遗憾的结局,对多数人而言极限运动是小众玩命的体育。攀登雪山所涉及的危险,这部非虚构文集,如实地书写,令人着迷的是,明知风险如此高,为什么每一代年轻的攀登者前仆后继冒险挑战未登峰,甚至为登顶疯狂?
由登山衍生出来的运动攀岩被喻为峭壁上的芭蕾,攀岩者在岩石峭壁踩、抱石块,展现了高超的应变能力与肢体耐力。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阿尔卑斯式攀登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攀登与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技艺、社会实践、仪式和节日活动等并列为人类的无形宝藏。
印象中第一意识到登山运动的危险,是当年日本电影《情书》。电影里的男藤井树死于山难,同行的登山伙伴说,他摔下去时哼唱着松田圣子《蓝色珊瑚礁》。山难留给亲友极大的创伤,藤井树的登山伙伴在他离去后不再登山了。导演岩井俊二把男主角设定为登山爱好者,并死于山难。相隔30年,我看完《比山更高》仿佛重新认识男藤井树的另一面。单纯地热爱攀登雪山的人,纯粹而浪漫,是生命极美的状态,理想主义的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