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故事:初夏时,我(指作者)的邻居在靠近街道的地方种下一颗种子,并在旁边插上标签,用以辨识这株植物,啊,那是一颗西瓜种子。我看到时很开心,因为能够见证西瓜的成长过程,对我来说,是值得期待的。日子一天天过去,那颗小西瓜逐渐长大,但它的模样却有些奇怪。它看起来不像我所熟悉的任何一种西瓜,我心想:难道这是新的杂交品种?然而,随着这颗”西瓜”愈长愈大,外型也变得愈来愈奇特。一天我站在那里凝视着它,慢慢地我才惊觉,这根本不是西瓜,而是南瓜!

我心里纳闷:谁会想要南瓜呢?然而,就在我凝视它的那一刻,我第一次意识到,这颗深绿色、带有淡红色条纹的南瓜,其实非常美丽。于是,我对那颗南瓜说:“其实,你真的很美。但你毕竟不是西瓜。那么,你想传递给我什么讯息呢?”南瓜仿佛对我说:“我虽不是你所渴望的,但我也有我的存在价值。或许,你该思考的是我的本质,而不是你原本的期待。”

经过一番思索,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渴望的模样。我们希望伴侣符合我们的想像;我们盼望孩子才华洋溢;我们期待在工作上获得尊重与财富。但当现实与期望之间出现落差时,失望便悄然而至。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失望呢?面对西瓜变成南瓜的过程,我真的能心满意足吗?究竟,是什么让“欲望”成为问题?

其实,当欲望与贪、嗔、痴三毒结合时,它就会变得危险。即使我们的欲望只是针对自己已拥有的事物,不贪求更多,这样看似正向的状态,其实仍潜藏着阴影。举例来说,我们可能会依恋一种熟悉而舒适的感觉,并为此感到满足。然而现实是,一切都在变化,我们无法阻止。而当我们试图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满足时,“贪”便悄然浮现;而当这份满足不可避免地流失,“嗔”就会跟着生起。我们渴望一切恢复原状、回到从前的模样,即使那样的期待,其实只是“痴”心妄想。

我们可以问自己:如果此刻、以及未来呈现的,是一颗南瓜,是否有勇气不带偏见地凝视它?进一步拷问自己,我们是否能认识,自己所拥有的价值?是否终将学会,珍视这颗属于自己的南瓜?这些都是期待变了样,我们需要面对自己的问题。(故事摘录、整理自《邂逅佛教:人世间的一处归宿》,作者是兰卡斯特,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萊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終身荣誉教授)

·因缘

期待有期待的因缘,有因缘的期待,因缘会来找你,没有因缘的期待,只是幻想、空想。即使是可以预期,甚至可以如期实现的期待,中途也会有变化。但是变化不是不好,既有变化,可能变坏,也可能变好,所以有期待的人,不能不了解变化,不能不接受变化。

然而,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我们又不能没有期待,因为期待让人确立目标,有期待也才有进步。只是,我们在期待中也要懂得实事求是,当目标无法完全实现,或者现实与期待实在相差太大,我们也要有勇气去接受,并找到快乐的理由。

·如意

在生活中,不管我们面对任何事,要有的心态应是:“没有一定要怎么样,没有一定不要怎么样”,这不是无分别的觉知,也不是为无法实现目标找借口,更多是对于任何状态,我们都能随缘自在。试想想,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其实,当遇到不如意事时,也应做“如你所意”的想法,这样,万事都是如意的。这就是一种不管状况好坏,我们就是要面对它和接受它的心态,如此,不但能少受苦少造业,智慧也能在生活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