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故事:猴子在丛林里被公认为最聪明的动物。不久前猴子因得了智力赛冠军,就益发觉得自己了不起。一天,猴子在树上荡秋千,兔子和一群朋友在树下玩新游戏。兔子学了半天还是不会,猴子对兔子嘲讽地喊道:“兔子啊!你恐怕是我看过最笨的家伙了。你如果像我一样有条长尾巴就会变聪明。依我看,你干脆叫短尾巴鬼好了!”

兔子听到猴子在取笑自己,回应道:“因为我的耳朵长,所以尾巴就短了。你的尾巴长,是因为你耳朵短,难道要我叫你短耳朵鬼吗?”猴子听到后又攻击兔子:“你看你的眼睛,像患了红眼病!”猴子接着又说:“兔子,告诉你吧!我可是智力赛冠军!你这么笨,还在我面前骄傲,与我争辩?”兔子听了说:“我从不骄傲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短处。我虽不如你聪明,但我与人为善,真诚待人;你很聪明,但却自以为是,到处笑话别人,这样你会有朋友吗?”

猴子听了,仍然自我陶醉地说:“没有朋友又如何?我自己聪明就可以了。”兔子见猴子这样狂妄,也只能离开,然而,过了一段时间,猴子因不听劝,跌入猎人的陷阱,他的智力赛冠军头衔,在猎枪面前,完全派不上用场。

·德业

当今世界,全球化遇到强大逆流,原有的国际共识逐渐瓦解,然而,我们生存在这天地之间,人与人的往来,行止的进退立场,都应有它的准则,这才能在更长远的时间当中做到自尊自重,也获得别人的信赖。而我们的生活当中,都不乏一些人表现出自我陶醉或者自以为是的心态,他们多数都是对自我非常有信心,相信自己胜过他人的贡高我慢之人,也常沉溺在自我的狂妄自大及自私愚昧,导致对人事物失去客观看待,因而无法用正确的知见待人处事,这是人际关系的一种阻碍。

一个人的权势、财富、事业、学问、名誉,可能因为能力、聪明等条件不一,而有多寡、高低的差异。然而一个人的道德、慈悲、人格、惭愧种种德业,不会因外在的因素而有不同。人比人气死人,但德业不会,我们宁可什么都没有,德业不可以落人之后。所谓“一句真理无价宝,比金比银万倍好;人间道德无价宝,比山比岳万倍高”,因此,我们要时常发愿,慈悲要多一点,道德要高一点,惭愧心要大一点,做到“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外境

自我中心,如果把它当成是自己生命的动力,不见得是坏事,但是如果自我中心太强,那就是一种我执,行事不是傲慢就是太自卑,自己是快乐不起来的。做人要做好自己,应从善如流,即自己要有德行、要有慈心,要能悲天悯人,不可以用权势、计较跟人相处。

在生活中修行的人,不应为世事所扰,而应该坚守“佛在我心”;我们心中有人,人就有佛性。理和法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仰不是一步登天,不是天天喊口号要这样那样,但实际上却是天天在那里自私、执着、贪瞋、愚昧;在信仰中要不管外境如何发展,先把自己的我执淡化,把贪瞋愚痴消除,对于别人的一些傲慢、批评、排挤、嫉妒,也慢慢能消除。

不要觉得人家都是来障碍我的,其实别人都能成就我;只是人家给我的因缘,我也应给人家好因好缘,这也未尝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