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从新加坡辗转到砂拉越诗巫,再摇晃三小时车程,我们终于抵达沐胶的迪联村。民宿主人安德烈亚见面就提议:“要不要去挖硕莪虫?挖好了,就为你们准备硕莪席。” 炒硕莪虫,再配上硕莪制成的点心,这在马兰诺人的世界里才算是真正的大餐。
我们原本只想在村子里随便晃荡,但“挖虫”的提议,让我们重新找到出发的能量。虽然我们早被警告,过程并不容易。有趣的食物,正如美好的风景,都需要一番折腾才能获得。
我在砂拉越首府古晋的菜市场里见过硕莪虫,它们肥白而柔软,蠕动着身躯,像月中漫步的节奏,是一种介于可怖与可爱的存在。现代交通与冷链技术的发达,把食客与食材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餐盘上的一道菜,往往遮蔽了它最原初的样貌与来源。如果我们能亲临食物的源头,对眼前的美食会不会多一份崇敬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