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信息:意大利普利亚大区一个名为斯托尔纳拉的小镇,曾因人口外流与产业萧条被称为“鬼城”。当地艺术家隆巴迪眼见家乡逐渐凋零,2017年创办街头艺术节,邀请世界各地艺术家前来创作壁画。从首届6幅作品开始,至今城镇墙面已拥有超过140幅色彩缤纷的作品,内容涵盖农业历史、移民记忆与地方文化。

壁画让建筑重获新生,也为地方带来观光热潮,自2020年以来旅游收入成长逾25%,更催生许多新商店开业,包括餐厅、民宿与画材店。曾一度濒临歇业的咖啡馆,也因游客涌入而转亏为盈。当地居民感动表示:”这些壁画拯救了生意,更重要的是,它们拯救了我们的社区。” 

荷兰东部城市海尔伦曾以煤矿业闻名,随产业没落而逐渐沉寂。地方政府与艺术家合作启动“街头艺术计划”,鼓励艺术家进驻创作壁画与装置艺术。自此,城市牆面不再单调老旧,而是缤纷创意的展场,也吸引大批游客循着导览地图探索每个街角,为原本低迷的城市注入活力与希望。

而在美国底特律市的海德堡街区,艺术更是一种社会疗癒的力量。艺术家盖顿以家乡为画布,运用回收物装饰老屋与空地,创作出色彩鲜明的装置艺术,并命名为”海德堡计划”。这些都是“创意点亮城镇,迎来旅游潮”活生生的例子。

·智慧

创意是人类智慧的呈现,人类有创意,所以时代能不断进步、发展。从“有”的上面看,一切都是”有限”,从“无”的上面看,一切都是”无限”。每个人都应发挥利人利世的创意,为自己、大众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壁画是艺术表现的方式之一。在中国的绘画史上,以唐代的佛教绘画最兴盛,尤其壁画一时蔚为绘画艺术的主流。石窟、墓室、宫廷、寺观的壁画,成为众多画家竞相献艺的舞台。闻名于世的敦煌壁画,就是一部中国唐代绘画史的缩影。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在甘肃省的鸣沙山千佛洞,又称为莫高窟。莫高窟建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最兴盛。从南到北全长1618米,至今尚有492个石窟,石窟内有二千躯以上千姿百态的塑像和许多瑰丽的壁画。据统计,如果将这些壁画连接起来,至少有5、60华里长(60华里约30公里),因此被誉为墙壁上的博物馆,甚至是全世界最宏伟、最壮观的美术馆。

我们可以惊叹,古人能以这样的创意来表现,这不就是一种文化创意,也是一种传承吗?壁画不仅是艺术作品,更点缀出现实社会的景象,帝王的仁慈或残暴,人间生活的情趣,庶民的喜怒哀乐。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小看壁画的功能,它能与社会情感愿望相结合,并融入于当代的社会生活,而从经济层面来看,它也创造出旅游价值,为政府带来收入。

·可悲

我们要留意的是,创意并不是指毫不考虑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凭空想象,也不是要把旧的观念或思想完全抛弃,而是要在旧的基础上开发出新创意。我们正处在新的工业革命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只能是一直向前,不会走回头路,而比较能够确定的一点是,未来社会不管是任何事物,没有创意就会灭亡,因为缺乏创意,容易变成保守,保守等于是走向衰退。一个人这么想尚不可忧,但如果一整个社会都停滞不前,造成国家衰败,那就很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