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烟火暖,故人一席归。苗苗烟火气,人间草木灰。
气温在一个昼夜的雨丝成束簌簌落下后,一度度往下沉,直落摄氏单位数。少了光合作用的天,农务只能停歇,但辛勤的山民知道如何向山野丛林讨食。青苔满布的云南松林,只有熟谙山形地貌的老手,健步如飞如游击队,以敏锐嗅觉划过丛林,火眼金睛,将散落各处的野生菌,飞速搜罗装满一背篓。
这一背篓的山野馈赠,足以奏起一场山村盛宴。就这样,聚了一圈今生重逢的故人:五湖四海,无缘不相聚。村民的动作自然而熟练,每一个步骤都浸透了山野的记忆。一下子的功夫,也无需演练,不分男女,各自眼前的活儿见了就做:烧柴生火,洗净菌子黏着的滑溜湿土,还有干枯的松针留下的涩香,再过两道山泉水冲刷干净。电陶炉一旁炒菜备菜,刮马铃薯的、捡菜洗菜的,都是新鲜从土里挖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