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故事:刚升上高中的小宇,不太适应新生活,身旁的同学几乎全是陌生面孔。为了尽快融入新环境,小宇开始依照自己的观察,替同学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把他们归类为活泼外向、才思敏捷、热爱运动和擅长音乐,也有一些同学,一开始接触的印象就不好,被小宇归纳为卫生习惯差、性格暴躁、冷漠无情等负面标签。
没多久,小宇慢慢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不再感到孤单。然而,这时他也发现,那个活泼外向的同学,也有静默不语的时候;擅长弹奏乐器的同学,其实并不善于表达自己;而被他认为卫生习惯差的同学,其实只是偶尔忙碌,并非如此邋遢。就算是那名冷漠无情的同学,也会助人,尤其是私下还有一些“暖男”的动作。
小宇这才惊觉,自己原先贴上的标签并不准确,都只是片面观察的结果。每个人都有多重面向,而他却急着下定论。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贴标签或许能帮助他迅速认识别人,但也容易受到主观印象左右。若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唯有经过时间的相处与观察,才能知道。正如那句老话:“日久见人心。”他决定,下次一定要再三思考,也许暂时放下成见,才能看见真实的那个人。
·我执
我们立身处世的条件中,判断的能力不可少。判断事理的常识需慢慢从生活中累积,从与人的交往中吸取,人生的常识丰富了,知道人我是非,明白世间善恶,懂得事理轻重,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智慧判断。而在判断形成、尤其是人与人初见面时,先不要为任何人贴“标签”,也就是看人不要过于主观。
个人的主观意识强,就是我执很重。在生活中,有人常说“他不会看错一个人”,又或者“看错一个人后也不要说出口”,那就是我执。世间事,哪有不会看错人的人呢?有谁又能说他看人识人绝对正确?那只是一种我执的心态,自己认定的东西,就执着自己的观念,不能修正。不正确的也要执着、计较。执着只会局限和束缚自己,让自己不能扩大,不能圆融,执着到最后,反而就是在为自己贴上不好的“标签”了。
·判断
判断是智慧,判断是能力,我们在社会上交友处众,都需要讲究判断。判断之后才有是非、善恶,判断以后才有得失、轻重,我们要把人做好,把事做好,须要有明确的判断能力。能具备判断之智慧,才不会为人、为事所误也。而如何判断,三点参考:
一、冷静观察事实:判断任何人事,不能匆忙就下论断,也不要在一时感情冲动的情况下做出判断。判断需冷静观察事实,所谓前因后果、利害得失都能想得清楚,才不会判断错误;二、理性分析原因:世间凡一切事,都有远因近果,当中都有利害得失,所以须理性分析其原因,以防所做的决定产生不良结果。许多人喜欢感情用事,只讲究利害,不讲是非,这样的人为别人贴的“标签”只有“价码”而非“辨别”,我们碰到这样的人时也要小心。
三、、客观同理思考:一个善于判断的人,不会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来思考,应该客观、超然的假设,这样标签化的肤浅看人就会大幅降低。尤其我们在做判断时,要能设身处地,甚至想通事情的来龙去脉、因缘关系,唯有想得周全,判断才会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