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和私董会成员一起到欧洲参访,让我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有了更立体的感受。每一个成功的并购背后,都有难以想象的磨合、坚持与理解。

在德国,我们走进了被泉工股份有限公司并购的Zenith工厂。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沉稳、严谨、讲究流程,正是德国制造的典型样貌。接待我们的是泉工的二代Sam,40岁不到,却有着一种务实和幽默。问他当年为什么会并购这家企业时,他简单一句“年少无知”,笑翻我们一伙人。他当年才26岁,说服老爸买下这家企业。并购后的五年里,他几乎都耗在那里,应对各种法律的、业务的、文化融合等的困难。语言不通,习惯不同,决策节奏差异大。德国团队习惯把所有流程写得极其详细,细节都要经过讨论,而中国团队则更擅长快速反应,灵活调整。

问他如何解决员工的抵触,他简单一句“不换脑袋就换人”。听得出这是个经历过变革斗争的二代。后来他把德国工程师送到中国总部去生活几个月,消除疑虑,建立信任,技术研发也因为双方的协同更加扎实。他笑说现在德国工程师都非常愿意到中国。如今的泉工,已经从一家地域民营企业成为跨越中欧的集团,成为中国家族企业全球化的一个活样本。看着车间里德国工程师和中国员工一起调试设备,我们学到:走出去首先得学会彼此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