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斯洛·克劳斯瑙霍尔凯,在全世界,包括在匈牙利,多数读者是通过他的小说同名电影《撒旦探戈》知道他的,情形跟莫言有点相似,张艺谋的《红高粱》火了后,老百姓拿起莫言。
但拉斯洛的小说比莫言难读得多,他极限地使用匈牙利语的语法,句子的绵长到了泥泞的地步,中文译者余泽民就说,“翻译完《撒旦探戈》,我感觉从人间到地狱走了一遭。”拉斯洛用永远不会终结的句子带领读者在他的城堡里转悠,123456,654321,目录的设置即探戈的舞步,明示这个世界永远会回到1。
拉斯洛三十岁写下的《撒旦探戈》,构成了他主体写作的母题和线索。所有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不过是生活的日常。酗酒,噩梦,通奸,偷窥,背叛,杀戮,冷漠把生机屠杀,绝望中的世界,突然出现了两个骗子,骗子带来希望,“在那里每个人都能丰衣足食,生活得既平静又安全,每天晚上能够有尊严地坠入梦乡”,骗子于是带村民走出村庄,然后踏入更大的绝望。由此,在世界文学的意义上,拉斯洛反向书写了鲁迅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