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行 ——托尔金三则

字体大小:

少年时代读过托尔金与陆易思所写的一些传奇故事,当时只觉得精彩好玩,要到近些年他们的故事被改编为新形式的影视作品而风靡于世后,才留意到他们与牛津的密切关系。

2012年夏天我做客牛津,在牛津近郊居留了两个多月。此行除了访书与寻找研究资料外,时间多用在写作与整理书稿。牛津不大,却是人文荟萃、处处历史的世界学术重镇。

此外,莎士比亚的故乡艾芬河畔的史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邱吉尔出生地的布伦海姆宫(Blenheim Palace),华力克古堡(Warwick Castle),古老的乡村聚落科兹沃(The Cotswolds),以及名牌精品云集的比斯特村(Bicester Village)都距牛津不远,一日之间来回都不是问题。

我少年时代读过托尔金与陆易思所写的一些传奇故事,当时只觉得精彩好玩,要到近些年他们的故事被改编为新形式的影视作品而风靡于世后,才留意到他们与牛津的密切关系。

其一:老鹰与小孩

我在黄昏时抵达牛津。班机在桃园国际机场遇台风而造成延误,几经折腾,花了约一天时间才安抵牛津。因累极一夜好眠,第二天午前我就到市中心布洛德街(Broad Street)算是牛津一景的黑井(Blackwell's)书店看书,午后在书店隔壁一家叫白马(White Horse)的老酒馆用餐。酒馆挤满人。一位看来比我大上几岁的绅士见状,邀我与他共桌。用餐时我们不免东拉西扯聊起来。他是牛津大学的退休教授,退休后仍住在牛津。当他知道我研究当代英国小说后,就跟我叙说托尔金(J. R. R. Tolkien)与陆易思(C. S. Lewis)在牛津的足迹。老教授是我到牛津后第一位面对面聊天的人,他忙不迭地跟我谈起托尔金与陆易思,可以想象他们在牛津的盛名。

牛津除了书店多,也多酒馆。在市中心圣贾尔斯(St. Giles)大道西侧有一排建于十七八世纪的房子,其中有一家酒馆叫老鹰与小孩(The Eagle and Child),1650年开张,至今仍在营业,算算已有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酒馆是牛津学者与文人雅士经常聚会的地方。自1931年至1962年间,曾经有一个文学史称之为淡墨会(The Inklings)的文人团体,每周二中午(从上午11点半到下午1点)例行在这家酒馆聚会,除喝酒用餐外,成员有时候也会在聚会时朗读自己的作品。这是个类似沙龙的松散组织,参加者主要包括托尔金、陆易思、威廉思(Charles Williams)、戴森(Hugo Dyson)等十来人。有时候周四晚上他们也齐聚陆易思位于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的书房喝酒聊天。就在这些地方,托尔金对他的友人与学生朗读了他的小说《哈比人》(The Hobbit,1937)与《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1954-55)。

老鹰与小孩酒馆有时也被昵称为鸟与婴儿(The Bird and Baby),或者简称鸟(The Bird)。

其二:淡墨会

酒馆称老鹰与小孩应该典出希腊神话:嘎尼米德(Ganymede)是位绝色少年,一向在特洛邑(Troy)附近的艾达山(Mount Ida)牧羊。一日,希腊主神宙士(Zeus)化身为老鹰(另一说是老鹰为宙士所派),将噶尼米德衔走,带到奥林匹斯山上担任众神的斟酒者,噶尼米德因此从凡夫俗子变为诸神之一。荷马史诗《伊利亚德》(The Iliad)很早即将噶尼米德的美誉为世上仅见,往后更有诗人将这样的俊男视为同性情欲的象征。如果此说没错,酒馆取名老鹰与小孩倒贴切而相称。

淡墨会(the Inklings)的成员开始在老鹰与小孩酒馆聚会当在1931年以后。他们通常在酒馆一个叫兔房(Rabbit Room)的房间碰面。兔房距吧台不远,英文Rabbit Room二字至今仍留在门上,但房间已经打通,不再与走道隔开。现在的兔房摆着三张方桌,其中两张并排,仿如一张长桌。靠墙处有一长凳,其他的椅子皆属圆凳。我问在吧台忙碌的酒保,他说现在的摆设与当年的差异不大。兔房有一壁炉,但似乎久已废弃不用。壁炉上有三根粗大的白蜡烛,墙壁上所挂多为托尔金、陆易思等淡墨会诸君子的照片。挂钟下方有一相框,里面其实镶着一封由淡墨会成员署名的谢函,对象是一位在战后物资匮乏时经常寄赠包裹接济他们的美国人。左边墙上挂着木制圆匾,上刻有关淡墨会的纪念文字。

我多次在午后到酒馆喝茶,每一次都是使用兔房。有时候看书写字,一坐就是个把小时。偶有游客到来,对着兔房拍照,拍完就走,酒保也不以为意。有一次我遇到一位中年游客,他叫了啤酒,我们隔桌而坐,打过招呼后竟然聊了起来。听口音可知他是伦敦一带的人。他说曾经在冰岛待过,1997前他到香港教音乐,就这样待下来,已经十几年。他甚至可以跟我说上几句简单的广东话。我们当然不免聊起陆易思的《纳尼亚传奇》(Narnia Chronicles)、托尔金的《哈比人》与《魔戒》等书——就在当年陆易思和托尔金向淡墨会诸君子朗读这些作品的兔房。

其三:哈比人

1892年1月3曰,托尔金出生于南非的布隆姆丰丹(Bloemfontein),三岁时母亲带着他和弟弟来到英国,父亲则滞留南非,在一家银行工作。不幸的是, 父亲却在翌年因肺炎过世,母亲也在他九岁那年与世长辞。托尔金兄弟只好依爷爷与奶奶渡日。他从小生活孤独,耽于幻想,唯一的友伴就是小他两岁的弟弟。

托尔金在1911年入牛津的埃克塞特学院(Exeter College)习语文学,日后专治盎克鲁萨克逊语言与文学,成为英国史诗《北欧武夫》(Beowulf)的著名学者。2003年,他所翻译与笺注的《北欧武夫》手稿被发现藏于牛津大学的波德利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手稿约有2000页。托尔金执教鞭前曾任《牛津英文字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为OED)编纂。50年后,他所创造的“Hobbit”一字也被收入这部英语世界最为权威的辞典。托尔金先后任教于牛津大学的彭布罗克学院(Pembroke College)与默顿学院(Merton College), 可以说自1911年之后就未再离开牛津。

关于《哈比人》(The Hobbit)的创作,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这样的:一个夏日午后,托尔金在书房批改试卷,突然瞥见地毡上有一个破洞,刚好试卷最后一页是张空白纸张,他灵机一动,写下这样的句子:“地上的洞里住着一位哈比人。”

《哈比人》隐含史诗里永恒互现的主题:追寻;所叙为哈比英雄毕尔波巴根斯(Bilbo Baggins)率族人收复家园,夺回由恶龙斯毛戈(Smaug)所据宝物的仙异故事。《哈比人》原著虽于1937年9月21日面世,托尔金在1930年代初应已完成初稿。其好友陆易思在1933年2月致童年友人格瑞夫斯(Arthur Greeves)的信上即曾提到自己正在阅读托尔金所写的“儿童故事”,指的就是四年后出版的《哈比人》。

书一出版,陆易思随即在《泰晤士报》(The Times)与《泰晤士报文学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撰文评介。托尔金因《哈比人》非属学术著作,甚至担心同事异眼看待。《哈比人》广受读者欢迎,数月后的圣诞节即获得再版。哈尔金任教的彭布罗克学院在1937年至38年的大事记中说,《哈比人》“本质上确实非关学术,但却可能是学者才能撰写的书”。托尔金曾自比为哈比人。他说:“除了身形之外,我是位道地的哈比人。我喜爱花园、树木,以及尚未机械化的农田。我抽烟斗,同时喜欢未经冰箱储藏过的平常美食。”

托尔金在1972年封爵,不幸却在翌年去世,享年81岁。他有一位著名的学生——大诗人奥登(W. H. Auden)。《魔戒》出版后,奥登曾经不遗余力,在美国热心推荐老师的小说。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