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悦读@NLB

早报悦读@NLB 顺应时代创新蜕变 中国民间文艺披新加坡身份

字体大小:

上周五的早报悦读@NLB讲座,南洋学会会长许振义以“中国民间文艺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变迁”为题,分享新加坡华人移民如何将民间文艺从出发地带来新加坡,并在经历历史偶然与几代人的努力,这些民间文艺落地生根,成为新加坡独树一帜的文化身份。

讲题内容取自许振义的著作《布衣南渡》,这本书是从他博士论文发展而来的。

许振义首先展示了1887年本地演出街戏万人空巷的旧照片,对比现在门可罗雀的街戏场景,两张图片展示了历史的变迁。

戏班命运和时代变迁挂钩

本地地方戏曲发展就是社会历史变迁的缩影。1887年牛车水史密斯街设立梨春园,慢慢形成一条戏园街,职业戏班演出,人们买票看戏,热闹非常。1917年,受上海游艺场文化影响,本地三大“世界”游艺场陆续出现,设立免费戏台吸引观众进场消费,直到二战爆发,戏曲的发展才被中断。

许振义说,二战后元气大伤,戏曲艺术并未马上复原。之后却受益于韩战,东南亚资本家为美军提供物资赚了钱,富庶起来也刺激娱乐事业发展,何非凡、红线女、新马师曾、薛觉先等名伶都来到新加坡演出,参与电影制作。

可惜电影业冲击力太大,加上独立后新加坡快速城市化,方言村被拆迁,到之后的讲华语运动,各种因素使得本地职业剧团无法持续,转而成为业余兴趣活动。

有趣的是,戏曲从当年的普遍娱乐活动,变成如今在表演厅里演出的文化传统节目,并获得国家级机构如艺术理事会的支持,从娱乐变成了艺术活动。

许振义(上图)分享一张1972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时任总理李光耀陪同下观看冈州会馆演出粤剧《新白蛇传》的照片。(讲座视频截图)

传统戏曲融入本土元素

许振义在讲座上介绍了胡桂馨演出的粤剧《新白蛇传》、英语粤剧《清宫遗恨》,以及蔡曙鹏创作的《红山的故事》《林谋盛》《罗摩衍那》,指出艺术家善于结合本土元素、创新思维,让传统戏曲有了新的发展,以及新加坡的身份。

“我认为戏曲传播方面,新加坡把戏曲往外,向东南亚与欧美推广,这是很重要的贡献。”

许振义还介绍了南音与客家山歌在本地的兴衰与变化。南音与客家山歌可说是本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最流行的表演形式,红白事都会看到南音演出,歌台则有客家山歌对唱。

二战后,南音受限于其古老曲调、节奏与内容,慢慢与城市文化脱节,出现危机,所幸在1970年代末经湘灵音乐社社长丁马成改良,有了现代的发展,近年交出的《九歌·印象》就结合了剧场、视觉艺术和灯光艺术,演出形态丰富。

至于客家山歌,许振义分享1950年代本地唱山歌活动,观众其实可以上台对唱,大家现场编词,场面活络非常愉快,不过交友的场景渐渐变成情色挑逗,客属总会还要出面呼吁禁止这些活动。不过客家山歌活动消失多年后,于2000年客属总会又有了推广客家山歌的呼吁。

文化流动无边界

总结时,许振义以本地学者郭振羽的“文化中华”对比知名学者杜维明在1990年代提出的“文化中国”,希望“文化中华”可以去中心,避免政治误读。

他说:“文化是流动的,没有边界,无处不可作为中心。南音、客家山歌到了新加坡,有了本土化和创新之后,已经是另一个中心了,不是中国文化的次中心。”

最后,许振义也谈起“文化熔炉说”与“文化沙拉说”。

他指出,早期人们都说新加坡是文化大熔炉,要把一切煮成一锅,但近年兴起“沙拉说”:“你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沙拉里有鸡蛋有菜有酱料,你吃沙拉的时候,可以清楚吃到食材,融合的同时又保持自己的特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