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悦读@NLB

早报悦读@NLB 被历史忽略的宫廷仆人 揭开清太监真实面纱

傅翀在中学时代对《红楼梦》的钟爱,间接激发了他对清史的热情。(陈福洲∕摄)
傅翀在中学时代对《红楼梦》的钟爱,间接激发了他对清史的热情。(陈福洲∕摄)

字体大小:

清朝被推翻后,大批太监究竟去了哪里?在历史档案中的小太监们,又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新加坡清史研究学会读书会主任傅翀,将在本周五的早报悦读@NLB线上讲座中分享清宫太监的真实生活面貌。

太监是中国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经常叫人有所遐想的一群人,简单的说,太监是指古代宫廷役使的男仆,但也许由于历来宫廷剧的渲染,人们对太监的认识常会停留在某种刻板印象,例如狡诈、心术不正等等。但在真实的宫廷生活里,太监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

即将于本周五(12月3日)举行的早报悦读@NLB线上讲座,邀请了新加坡清史研究学会读书会主任傅翀,他将着重于清朝宫廷,谈“李连英的同事们——清宫太监的真实面貌”。

阅读《红楼梦》走进清史

做为清史研究学会读书会主任,傅翀本人对清史也情有独钟,他说:“中学时代对《红楼梦》的钟爱,间接激发了我对清史的热情。《红楼梦》毕竟是文学作品,不是历史纪录,但是它其中所体现的清朝制度和礼仪,让我有欲望去了解真正历史上的情况。除了故事本身,曹雪芹的家事也使我开始对康、雍、乾三朝的一些政事感兴趣,比如曹家从盛到衰的整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在书中找到一些映射。”

傅翀说,多年前,他出席了一场“清史网”(清史研究学会前身)的线下导读活动,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因为可促进对清史有兴趣的爱好者一起交流。接下来,他应学会创办人沈斯涵的邀请,有机会经常为大家导读一些与清史有关的书籍,再后来又担任了读书会的主任。

傅翀说:“希望通过阅读和分享,鼓励大家一起轻松地了解清朝,学习历史。我们的团队这些年来已经举办了大大小小的导读活动40余场,受到不同年龄层朋友的欢迎。”

太监非宫廷研究重点

说到为何对太监这个课题感兴趣,傅翀说:“我是通过《红楼梦》走进清史的,所以对于文艺作品和真实历史的异同本身就很感兴趣。就好像我在2019年初在早报悦读@NLB活动上分享的话题‘从《延禧攻略》谈乾隆往事’一样,也是带着大家通过对比电视剧和历史,一起了解真实的的令妃。太监是很多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角色,那么真实的他们又是什么样的形象?”

傅翀坦言自己对小人物的历史很感兴趣。他说:“帝王将相的历史会被巨细靡遗地记录下来,但那些小人物也是活生生的个体,却常常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虽然太监中也有很出名的个人,有些太监还几次站到了历史舞台的前沿,成了谈及中国史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历史记录并不逊于皇亲国戚,但是这个庞大的仆人群体却似乎一直被忽略。”

傅翀认为,皇宫中太监和宫女的数量远比皇室成员要多得多,但是他们却常常不是研究重点,因此很多人对他们的印象其实是非常模糊的。在他看来,揭开太监这一群体的真实面纱,对很多公众来说“势必是一件猎奇又有趣的事情。”

宦官乱政不曾在清朝出现

太监在很多文明中都存在,在中国则有2000年以上历史,但傅翀却着重于清宫太监的研究则有其原因。

傅翀说:“虽然太监在历代都有,而且历史悠久,但清宫太监却有其自己的特点。可能大家并不知道,‘太监’这个词虽然在辽代就出现了,可是直到清朝,这个词的含义才跟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完全相同。我们在历史上对这个群体更常使用的一个词是‘宦官’。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又是如何演变的,就要看明清这段历史。”

其次,傅翀也认为,“宦官乱政或专权是很多朝代都发生过的事情,但是唯独在清朝这300年没有出现过。太监制度并没有随着皇朝的崩塌而迅速结束,导致清皇室最后遣散太监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皇朝,留下了很多在宫里当过差的太监的口述回忆,这些材料都是对历史正史的有力补充。透过这些回忆录,我们能看到这个群体很多不为人知的真实面貌。”

同时,傅翀也说:“由于我们是清史学会,是一个以研究探讨清史为学习目的的社团,着重于分享清宫太监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有些分享的内容曾经在之前的导读活动中涉及到,我们发现大家对这个话题也确实比较有兴趣。

宫廷剧还原太监正常形象

近年来,宫廷戏十分流行,尤其是取材清朝宫廷生活的宫廷剧,更拥有不少戏迷,而说到宫廷剧,除了皇帝、皇后、嫔妃、宫女,一定也少不了太监这群人,因此,可以说,太监是宫廷剧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近年来,一些香港宫廷剧集中,则出现了一些有别于过去,个性迥异的太监形象,究竟宫廷戏对太监的刻画起着怎么样的影响?可有误导性?

在傅翀看来,宫廷戏的流行,的确让人们对太监这个特殊群体有一些认识。

他说:“比如人们会对太监与宫女‘对食’这样的行为有了解,对这个话题也会感兴趣。以太监为主角的影视剧拍过一些,但是数量上并不多。对于太监的形象,虽然可能还有一些夸张的表现比如尖声细气,娇柔作态,但是整体上看,最近这些年影视剧编导还是渐渐地把这个群体还原为‘正常人’,比如他们之中也有仁义宽厚的,也有忠心踏实的,也有正常人应有的喜悦和烦恼,而不再是只会阿谀奉承、自私狡诈的反面形象。当然,对太监的刻板印象还是存在的,而且对他们形象的刻画往往还是作为后宫宫斗的附属来展现的。”

傅翀补充说:“一些宫廷戏在某些细节中会有误导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太监手里总握着一把拂尘。”

傅翀在本周五的早报悦读@NLB线上讲座中,将和大家分享,太监和宦官是如何合二为一的?为何很多朝代都有过宦官专权,但清朝300年却始终没出现这样的局面?随着清王朝被推翻,大批太监最终去了哪里?清宫中的太监不胜其数,出名的如安德海、李连英,而那些淹没在历史档案中的小太监们又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另外,清宫太监大多是北方人,但史料档案中竟然记载着来自台湾的太监,这其中有一段什么不为人知的往事?

有兴趣了解更多相关书籍,可上国家图书馆电子资源网页eresources.nlb.gov.sg搜索。

 

早报悦读@NLB线上讲座直播

讲题:李连英的同事们——清宫太监的真实面貌

主讲者:傅翀,新加坡清史研究学会读书会主任

日期:12月3日(星期五)

时间:晚上7时

节目将通过《联合早报》面簿直播。记得点击关注,在节目开播时段上网观看。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