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启健20篇论文汇集成书 历史脐带连接今昔

赖启健新书试图为东南亚寻找空间之间的连结。(陈宇昕摄)
赖启健新书试图为东南亚寻找空间之间的连结。(陈宇昕摄)

字体大小:

本地建筑学者赖启健的20篇论文,汇集成书——《历史的脐带:东南亚建筑与生活》,从空间研究出发,汇集了作者对东南亚建筑、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探索。

本地建筑学者赖启健新书《历史的脐带:东南亚建筑与生活》(季风带文化)可说掷地有声。

20篇论文,从空间研究出发,讨论硬体(建筑本体、城市建设)到文化生活(从历史、政治到电影、音乐),以新加坡与东南亚为核心的同时,又纳入后殖民(自然就要谈到西方殖民主义、文化霸权课题)与想象共同体(如离散华人与中港台的关系)的讨论。

这本书相当厚重,学术意味浓,但也有平易近人的一面。书分四辑:东南亚篇、新马篇、文化研究与国族之形成。读者不妨从文化研究篇入手,再读其他篇章。

电影中的帝国主义视角

文化研究篇中,赖启健借《好莱坞胶卷中的新加坡》评比1970年代及此前好莱坞关于新加坡的电影,指出其帝国主义视角与东方主义建构的发展与变化。以《新加坡之雪儿》(Sal of Singapore,1929)、《新加坡女人》(Singapore Women,1941)、《来自新加坡的金发女郎》(The Blonde From Singapore,1949)等早期作品为例,电影工业将新加坡的地名与女性相连,“明显带有男性与帝国主义视角,这是好莱坞在以‘非西方’地区为题材时常用的手法”,扁平化的想象被投射到西方中心以外的所有地区,通过工业化手段复制。赖启健饶有趣味地指出,1947年的美国电影《新加坡》(Singapore)的结局显示了二战后美国替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的想象:美国男主角在电影尾声赢得了美人归,取代了欧洲人。他写道:“《新加坡》,或许是要提醒大家:‘别忘了是谁带来和平。别忘了,我们美国人一向与当地人友好相处。’”

当然好莱坞也不是一无是处,赖启健最后以1978年上映的《圣徒杰克》(Saint Jack)作结。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在新加坡取景,并获得1978年威尼斯影展的评审大奖。有趣的现实是,这部片子在新加坡过不了审查,主要原因是“片中有成人性表演的镜头,以及影片把当地性行业与越战扯上关系。”

在这本书中,赖启健致力梳理并促成东南亚与西方、东方的对话。在最理论性的东南亚篇中,赖启健深入东南亚的区域历史。

设计务实建筑须了解生活

在《热带的隐喻:湿热气候下的建筑政治》一文中,赖启健整理了西方建筑学界看待热带建筑的思维变迁,以及引入在地理论的进程。殖民时期,西方建筑师竟不科学地认为热带生活的人类能量偏低,甚至到了战后,仍有名建筑师毫不考量热带环境在印度建造了一栋不适合人们居住使用的美国大使馆。当马来西亚打算建造国会大厦的时候,竟有人建议弄一个玻璃屋顶,差点没把人炒焦(出此馊主意的建筑师姓Fry,赖启健在文末附上他与阻止这个建议的建筑师普希利对话内容,幽默了一下下)。

赖启健相信,一名建筑师必须深入了解一地之生活,才能为之设计务实的建筑。

“我认为,热带地区的建筑实践不仅需要在当地萌发出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还需要透过实际操作以获取现象学自我诠释。我将这种方法称为‘一个诠释学的热带’。”

赖启健指出,希普利能设计出符合马来西亚环境的国会大厦,有赖于他多年来在马来亚负责公共设施的维修工作。

新马对照比比皆是

文中赖启健也介绍了本地建筑师郑庆顺、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的经验与观点,让读者一窥在地建筑师形塑空间的不同态度。

城市建设是政治的,建筑物的外在可以发挥符号性的功能,但更重要的是内部设施与周围空间关系的把握。阅读这本书一直有对照记的感觉。除了东南亚对比西方话语中心,新马篇中,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对照比比皆是,比如《从马坦到大草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大都会里大草坪的进化过程》一文,揭示了新马两地在殖民历史诠释意义上,出现的城市景观实践之差异。

此外,《画框里的红毛丹——韩槐准与华人在新加坡的空间表达》还曾在2016年激发了本地画家许丰定、作家胡勇辉创作图像小说《寻找愚趣园》,该书的中文译本今年同样由季风带文化出版。

《历史的脐带》收录的论文原为英文写就,中译者包括黄智炜、曾宝贝、陈丹枫、王筠婷、林仁余等。

赖启健在前言中写道:“这本书的题目‘历史的脐带’表明了我的历史观:我认为历史是由一条绳索(脐带)连结过去与现在。当这些线索(脐带)产生连结与绑定作用,便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阐明想法、立场和身份。连结越多,就越能了解我们目前住居的环境和时代。”

所以空间学不仅是硬体建设,还有更多软体因素,需要我们多加感受和思索。(草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