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弹会线上公开彩排

“作弹会”为推动华乐室内乐作品及其作曲家而设,图为2018年举办的第三届比赛现场。(鼎艺团提供)
“作弹会”为推动华乐室内乐作品及其作曲家而设,图为2018年举办的第三届比赛现场。(鼎艺团提供)

字体大小:

由鼎艺团主办的国际华乐作曲比赛“作弹会”,明后两天在线上公开彩排,然后直播决赛和“评委经典作品再现音乐会”,让华乐爱好者共襄盛举。

一首音乐作品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如果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那么明后两天在线上公开彩排的“作弹会”不可错过。

作弹会是本地华乐室内乐团鼎艺团主办的国际华乐作曲比赛,为提高国际乐坛对华乐室内乐作品的认知度,并为作曲家提供一个不分国籍,不分年龄的创作平台,推动华乐室内乐的原创作品。

自2012年首创以来,作弹会每三年举行,今年为第四届。据主办方介绍,今年共收到85人的88件投稿,较往届相比是一大飞跃。作品来自九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克罗地亚、马达加斯加等非传统华人移民国家。

命题作曲创意无限

本届征集作品的体裁分为A和B1、B2三组,A组以中华民族传统节庆或习俗为素材,写给15人的室内乐团;B组以人生感悟为主题,写给六人编制的小重奏,B1和B2的乐器组合各异。

评委会主席、鼎艺团首席客座指挥郭勇德说:“参赛作品的质量非常高,从乐谱上的音符和介绍文字中看得出他们都做足功课,构思能力非常强。”

他说:“一开始我担心用命题创作的方式会局限参赛者的想象,但他们深入挖掘的内容让我十分惊喜。比如《浩浩烟火》从烟花的角度写新年,回忆小时候过年放烟花的怀旧情感;还有人以《风滚草》这种植物喻指全球肆虐的病毒,无论从新颖创意还是文学涵养方面都可圈可点。”

经初赛评委阅读乐谱并审议后,共有九名参赛者的九部作品晋级决赛,每组三首。这些作品明后两天将在线上举行决赛暨公开彩排。

受疫情限制,大部分参赛选手和部分评委无法亲临现场,因此决赛将在线上举行,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明早(17日)9时,郭勇德将指挥鼎艺团演奏A组的三部入围作品。选手在各自作品演奏后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乐手交流演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并作为评审部分计入分数。观众也将听到评委对每部作品的点评。

决赛评委阵容豪华,本地评委除郭勇德,还有两位文化奖得主——罗伟伦和Eric Watson都曾担任新加坡华乐团驻团作曲;海外评委包括马来西亚作曲家钟启荣,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秦文琛,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建民和美国密苏里大学终身教授陈怡。

B组作品的公开彩排将在后天(18日)举行,最终成绩将在19日(星期日)的获奖作品音乐会上揭晓。19日下午,郭勇德也将指挥“评委经典作品再现音乐会”,这是本届比赛一大亮点。

评委眼中的本地华乐创作

陈怡是当今乐坛最有成就的华裔女性作曲家,并且与本地音乐界交情匪浅——新加坡交响乐团、新加坡华乐团都曾录制或演奏她的作品;她曾是杨秀桃音乐学院创院早期的顾问之一,也担任过第二届作弹会决赛评委。

她在美国接受《联合早报》越洋电访时,回忆自己曾在新加坡一次排练中看到中小学生进到舞台的附台参观,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她说:“新加坡一向注重多种族的文化发展和教育,这种多元文化背景是新加坡华乐创作的独特土壤。”

青年作曲家陈建翰是本届唯一入围决赛的新加坡选手,正在德国深造作曲系硕士的他说:“写这部参赛作品时最大难处是摒弃西洋作曲的惯性思维。我得一直提醒自己,不能用西方乐器的特点来做比较。中华乐器有自己独特的美丽音色,我在作品里使用了许多停顿,让乐器的自然共鸣萦绕。”

关于运用西方作曲技法为华族乐器创作,陈怡认为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在各自的发展历史上有相通也有不同之处。“比如江南丝竹乐的加花变奏手法和西方早期的音乐,即文艺复兴后期的宗教圣颂有相似之处。西方音乐后来发展出了和声、对位还有曲式学等更系统的框架,这也是华族乐器创作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广泛参考的。”

虽然当代的华乐创作大多借鉴了西方的作曲理论,陈怡也指出,华族乐器如古琴、琵琶独有的演奏技法所产生的音效,也被西方作曲家所借鉴,丰富了当代音乐的创作语汇,两者之间是互相学习的。

第四届作弹会决赛暨公开彩排

12月17日(星期五) 早上9时

12月18日(星期六) 早上9时

免费观看

鼎艺团官方面簿:facebook.com/dingyimusic

评委经典作品再现音乐会

12月19日(星期日) 下午3时

获奖作品音乐会

12月19日 (星期日)晚上7时30分

票价:15元(现场);12元(线上)

购票链接:sistic.com/events/dingyi1221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