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悦读@NLB

早报悦读@NLB 从建筑和文学多方面 看法国人在本地历史印记

字体大小:

文史爱好者刘家明认为年轻人对本地历史还是有兴趣的,希望能给他们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2月4日,他将在早报悦读@NLB线上讲座,分享法国人在狮城留下的足迹。

你或许已多次途经横跨新加坡河的克里门梭大道(Clemenceau Avenue),但是否曾思索过路名的由来?

克里门梭是典型的法国姓氏,“Avenue”也源于法文。根据国家图书馆的新加坡资讯百科(Singapore Infopedia),克里门梭大道是以法国总理乔治·克里门梭(1841-1929)命名。1920年10月17日至22日,克里门梭到访狮城,还出席克里门梭大道的奠基仪式。

事实上,从开埠到独立期间,有不少法国人在狮城留下足迹,如今依然了了可见,但清楚其历史脉络的人不多。下个星期五(2月4日)举行的早报悦读@NLB线上讲座,热衷研究本地历史的刘家明,将从地标建筑、宗教教育、文学艺术、工商科技等多个角度,分享法国人在本地留下的印记,勾勒历史的轨迹。

从三座建筑谈起

由于曾是英国殖民地,新加坡自然有不少英国人留下的地标,但法国在19世纪的东南亚政治舞台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地一些标志性的建筑,都与法国人有关。刘家明带记者在市中心散步,简略介绍了三座这样的建筑。

我们在善牧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the Good Shepherd)外见面。刘家明介绍,这是由著名的法国天主教神父伯雷尔(Jean Marie Beurel)克服种种困难募款,在1847年建成的。这也是新加坡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

在马路对面,就是餐馆与酒吧林立的赞美广场(CHIJMES)。刘家明说,这座建筑的前身是由法国天主教教会在狮城建设的第一所天主教圣婴女修道院(Convent of the Holy Infant Jesus,CHIJ)。哥特式的教堂及其两侧连接的建筑,曾是学子、孤儿与信徒暂留之处。

赞美广场与善牧主教座堂附近的新加坡美术馆,主楼的前身原来是法国天主教教会于1867年建成的圣若瑟书院(Saint Joseph's Institution),采用的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这三座建筑,都是由法国天主教教会募资建设的。

留法六年加深对文史哲兴趣

听历史知识渊博的刘家明娓娓道来,真想不到他其实是资深的电子工程师,一个不折不扣的理科生。

虽然工作与数字打交道,但刘家明很早就对历史与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认为,这与自己大学前读华校,从小接触中国文史哲书籍有关。

刘家明高中毕业后,获奖学金赴法国留学。虽然主修工程,但学校要求必修一门法国哲学,加上法国文化底蕴浓厚,古建筑比比皆是,六年的浸濡加深了他对文化与历史的热忱。

掌握法文也让刘家明更直接地接触法国文化。他分享自己读的第一部法文小说就是《小王子》(Le Petit Prince),令只能读译著的记者十分羡慕。不难想象,语言的精通也给刘家明之后整理法国人在新加坡的历史提供便利。

为多家博物馆导览

2008年,刘家明在工作之余,参与了国家博物馆的华语导览训练。每个星期六学习约三小时,花了四个多月完成,最后还要交一篇4000字的报告,才能获得导览资格证。

刘家明分享,在博物馆的工作使他意识到,很多表面的事物其实盘根错节,细究才会发现更深一层的连接。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他后来参与了多个展馆的导览训练与工作。

如今,刘家明已经在国家博物馆、马来文化馆、国家图书馆、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艺术科学博物馆等担任过导览员,在疫情期间仍马不停蹄。他说,年轻人对本地的一些历史还是有兴趣的,希望能给他们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

刘家明感叹,法国人多年来在狮城留下各种痕迹,但似乎没有人做相关的整理,因此他决定“花一点时间找找看,看200多年来法国人在新加坡留下什么东西。”——如今,他有了一些收获与大家分享,且随他进入时光隧道,听他导览历史的片段。

早报悦读@NLB线上讲座

讲题:人过留文,雁过留痕——法国人在新加坡的一些事

主讲:刘家明,工程师、文史爱好者

日期:2月4日(星期五)

时间:晚上7时

节目将通过《联合早报》面簿直播。点击关注,在节目开播时段上网观看。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