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悦读@NLB

早报悦读@NLB 庄吴斌梳理照片脉络 勾勒本地摄影发展面貌

字体大小:

梳理一张照片的脉络,可以看见其中隐含的繁复时代面貌。庄吴斌是摄影师、独立研究者,也是策展人,他将在悦读@NLB讲座上,以相馆摄影与沙龙摄影为线索,谈一谈殖民时代以来的新加坡摄影历史。

一图诉千言,一张照片呢?

对本地影像研究者庄吴斌而言,一张照片可以几千几万字去诠释,可以通过政经文教、艺术性、公共性甚至私密性等种种角度去检视,很麻烦但也很有趣。

庄吴斌是摄影师、独立研究者也是策展人,著有《东南亚摄影概论》,对本地以及周边地区的摄影历史有深入研究。来临的悦读@NLB讲座,庄吴斌将聚焦新加坡,以相馆摄影与沙龙摄影为线索,勾勒本地摄影发展面貌。

照片很麻烦,因为文化上我们已经养成看见一张照片就认为它是真相的习惯,而忽略了一张照片所隐含的各种权力关系。我们很少问自己:照片是谁拍摄的?你在哪里看到?有人为照片作注解或描述吗?为何选择这个画面?还有没有其他视角?这些都有会影响观者的观感,我们应该学会审视,小心查证,再行判断。好在人们现在越来越有检验真假的意识了。

一张照片除了诠释空间很大,它也具备“被再诠释”的空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张照片最初被诠释的方式,在几十年后被推翻。

美术史角度未必适合摄影研究

庄吴斌说,摄影可以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研究,但一般美术史的方式经常以摄影师及其作品为中心。如果要研究的是一张从二手市场找到的无名氏拍摄的照片,美术史的角度就不大合适了。甚至那些已经遗失了的照片也具备文化与历史意义。虽然没有作品留存,但摄影的行为仍存在,因而必须通过文化生活历史的角度去探索,为什么会遗失或销毁?庄吴斌举例,早年照片被丢弃的普遍原因是迁移,一个人要离开一个地方,照片就被丢弃,或许跟社会经济变迁有关;又或是政治因素,例如1965年印度尼西亚发生大屠杀,人与人的关系可被用作迫害的依据,人们因害怕而销毁了照片。

在特定历史语境下,一张照片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照片有很多用途,早年殖民者利用登记照来管控人民,摄影师用照片来想象一个地方的民情民风,艺术家用照片发挥艺术创造,一般亲友间则互赠照片来说明近况。从家国、想象、人格塑造到情感表达,梳理一张照片的脉络,可以看见其中隐含的繁复时代面貌。

庄吴斌认为,照相机在1839年问世后,摄影便快速传播,到了1920年代,摄影已经无所不在,就连身无分文的人也能在街上、报纸上看到照片。最近他还发现早期本地鸦片馆的墙壁上也挂着装饰性的照片。

影像可以被改动

庄吴斌说:“摄影的发明一开始就有让它普及化的承诺,但实际上,最初操纵相机的都是社会上特定阶级的异性恋男性。在西方一开始是白人,在本地先是白人,接着是华人。不过从接触摄影的角度来看,最迟在20世纪初,本地街道上就已经能够看到各种的摄影影像,例如广告,大家不是被拍摄就是观众,一毛钱也不必花。可是操纵摄影机,要到了手机普及的时代,每个人才真正开始掌握镜头,手机除了拍照还可以传播。某程度上,社交媒体真正实现了摄影原初的承诺,把摄影传播的功能传到一般人。以前有句话形容‘每个人都是摄影师’,有点一厢情愿,可是现在每个人都是摄影师了,甚至人工智能也能拍照,不再需要一个摄影人躲在摄影机后面操控相机。”

技术普及后,人们接触修图功能,也听过深度虚拟(Deep Fake)的问题,无意中了解到影像可以被改动,因而怀疑,不再简单接受资讯。

庄吴斌认为,有所怀疑之后应当积极寻找真相,比如去寻找影像中相关参与者或见证者,多方打听、阅读,而不要因为怀疑而虚无,抱怨一切都是假的,然后什么都不信,什么都不做。

早报悦读@NLB线上讲座

讲题:不确定的旅程——殖民时代以来的新加坡摄影

主讲:庄吴斌,影像研究者、策展人、艺术家

日期:4月1日(星期五)

时间:晚上7时

节目将通过《联合早报》面簿直播。点击关注,在节目开播时段上网观看。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