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莫扎特、贝多芬、海顿等“乐圣”们所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世人较少知道的是活跃在100年前的“第二维也纳乐派”,以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三位维也纳籍作曲家为代表。他们继承马勒、理查·斯特劳斯等德奥晚期浪漫主义大师的衣钵,以颠覆性技法开创了20世纪古典音乐的新纪元。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维也纳是人类文化史上一段绚丽的梦,画家克林姆特、建筑师瓦格纳、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都是那个梦里的人物。下周,由指挥家连汶华执棒的旅行者小交响乐团(Wayfarer Sinfonietta)将携手丁湘庭和李彤两位女高音歌唱家,以斯特劳斯等人的歌声,为观众编织重现那段“失落的梦”。

追忆青春的梦想

音乐会选曲包括韦伯恩的《帕萨卡利亚》、贝尔格的《七首早期歌曲》和斯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等。连汶华介绍说:“这些作品创作于不同的人生阶段。《帕萨卡利亚》是作曲家的Opus. 1(作品第一号),《七首早期歌曲》是人到中年的贝尔格对自己学生时代作品的再创作,而《最后四首歌》则是斯特劳斯写于84岁的封笔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