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大海的人》,思绪如潮汐起伏流动,那来自心海的声音,确有巴特在《文本的乐趣》中所言的“文本给读者带来的狂喜”。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对话录》里提到“亚特兰蒂斯”(Atlantis,大西洲)这片古老的“大陆”。传说它是个拥有高度文明的城邦,其天然资源丰沛,行政制度完善,军事力量强盛,市民衣食无忧,却突然遭逢大洪灾沉入海底,从此销声匿迹。这个神话般的失落文明,有一股魅惑力,数千年来吸引考古学家、史地学者以及冒险家们不懈探究,想方设法搜寻其神秘的遗迹。“亚特兰蒂斯”也许是柏拉图的奇想,是他对理想国乌托邦的想象;或许用以隐喻发达文明仍有其脆弱性,没有什么是坚不可摧、永恒不朽的。还是自然灾害的毁灭力量不过是个借喻,人类如何守护其文明遗产,方可永续发展才是关键。无论柏拉图言说的意图为何,此说法,至今以至未来,都还有用。可惜,有用的东西,人们不一定懂得好好利用。
戏剧的声音窜入小说
为何想起亚特兰蒂斯?我正在阅读《深海里的迷城》,它是梁海彬的小说集《大海的人》中跟海相关的其中一篇。叙述者居住的城市也有类似亚特兰蒂斯的境遇。他说:“和我一起成长的本城已在某种不知名的情况下宿命式地迈向了亚特兰蒂斯式的沉没;取而代之的‘本城’是一个新世界……我明白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命数和生灭,而我和本城的分道扬镳也是必然的事实……我从来未预料本城竟会悄然无息地离去,而我连一声道别都来不及。”因此,叙述者感到自己和本城的所有记忆与往事都无所依附,他失落迷惘,不再想出门。然而,午夜梦回时,透过墙上的地图却窥见海底深处的亚特兰蒂斯古城。恍惚间,他潜入静谧的深海,变成悠游自在的鱼,在被沙覆盖的古城街道上吐着泡泡。然则,现实生活里,叙述者为了跟大伙一样适应陌生的本城,到医院做记忆消除手术,选择做个没有记忆的人。如此虚幻又真实的情境,让人感到疑惑,却禁不住着迷。这正是魔幻写实主义小说的叙事特色,似乎存在却又不存在,是事实同时又是虚妄。实则,文本透过魔幻境界的折射,隐喻冷酷的现实世界,以刺激读者思考生存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