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南洋与南洋书写 书展本地场讲座

余云新书发布会与谈人分别为叶孝忠(左)与吴晓媛。(新加坡书展提供照片)
余云新书发布会与谈人分别为叶孝忠(左)与吴晓媛。(新加坡书展提供照片)

字体大小:

2022年新加坡书展给读者们带来许多不同种类的书目,其中一些书籍与南洋息息相关。

叶孝忠认为,美食与历史分不开。 (新加坡书展提供照片)

叶孝忠的《食遇》用图文讲述新加坡小贩中心的美食,余云的《如果我变成一朵鸡蛋花》《在南洋小城荡来荡去》用散文讲述与南洋有关的人物和风景,梁海彬的《大海的人》用小说讲述孕育于南洋似真似幻的故事。每一位作家都用自己不同的视野,看见了南洋不同的风物,并将南洋书写成为了不同的文学体裁。

叶孝忠展示美食背后的文化

叶孝忠在《食遇》新书发布会上说,新加坡人对美食有足够的热爱,但或许不够理解。《食遇》展示美食背后的文化、历史和个人回忆,让新加坡人对小贩中心食物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哪个档口好吃,吃什么上。

他也谈到不同地域食物的起源,同一种食物来到新加坡后呈现的不同口味,还有小贩中心不同身份背景的小贩们,让人真实地感受新加坡食物的多元化和混杂性。这种多元特质近年来越来越明显,人们在新加坡的小贩中心,可以方便地找到世界各地的美食。

叶孝忠说:“Cham(掺)是新加坡的美食特色。”也许因为新加坡人没有包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才产生诸如咖喱鱼头、辣椒螃蟹之类本地人的创意美食。

他认为,美食与历史分不开,美食文学让人看了更想要了解美食背后的历史。

余云书写南洋丰富文化意蕴

余云本次讲座的题目为“在南洋听雨看云”。如果说《食遇》是以美食为线索在新加坡进行一次旅行,余云的两本新书讲述的,则是她如何带着她读过的书行走在南洋。《如果我变成一朵鸡蛋花》的书名来源于泰戈尔的一句诗,在书中你能看到张荔英、张爱玲、老舍等人眼中的南洋,《在南洋小城荡来荡去》更多的是与她自己在南洋的旅行相关。

在讲座中,余云分享她对南洋的看法,她认为南洋是矛盾且多面的,并且从来不是文化沙漠。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对南洋书写,她也是其中的一员。文化经验能改变人对一个地方的旅行体验,不断的南洋书写,也会丰富南洋的文化意蕴。

梁海彬(左)呼吁大家忙里偷闲,去阅读、写作,去与世界相爱。右为主持人陈宇昕。(新加坡书展提供照片)

梁海彬写作绕不开情

《大海的人》是梁海彬的第一本小说集,自出版以来就颇受关注。林高说,梁海彬的语言里潜伏着情感。梁海彬自己也写到,《大海的人》是一封情书,献给迷失的人。可见他是离不开“情”的。因此,他的讲座主题充满情感,是他到现在的年纪已经会觉得肉麻的程度——“写作是与世界相爱的絮语”。

他在阅读和写作背后发现的,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情”。他说,相爱是一场迷失,为了忘我,为了意乱情迷。世界中的一草一木都能触动人心的情感,他以全部的身体感觉去看这世界,关心世界,倾听世界,回应世界,诉说世界。

他也呼吁大家要忙里偷闲,去阅读,去写作,去与世界相爱。因为“与世界相爱,需要整个世界的扶持”。需要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生活中的世界,将自己对世界的观察记录下来,也关注别人记录下来的世界。

他说:一翻书,我就和世界连接;一落笔,我就和世界拥抱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