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书房搬离桥北中心 愿在如切播下文化种子

字体大小:

书店营收受疫情影响,城市书房创办人陈婉菁与丈夫决定做出改变,拥有自己的空间以减轻成本。他们在潮男潮女出没的如切路老店屋区找到了新址。

本地华文独立书店城市书房如今有了新家。

新居就在潮男潮女出没的如切路老店屋区,第387号The Modules混合商业建筑的三楼二号。

虽然新址比桥北中心的店面小了20%,但这里寄托了书房创办人陈婉菁的书店理想。

城市书房于6月12日举办乔迁与成立六周年的活动。吴明珠现场朗诵已故本地作家、她的丈夫英培安早年写的童诗,本地年轻歌手黄丝敏与吉他手丈夫潘在恩则演唱以黄凯德诗作创作的歌曲《三四行》。

当然,陈婉菁也向大家坦露搬店的心情:“有了新的属于自己的地方,很安心。”

2016年陈婉菁在桥北中心三楼创立城市书房,一路走来,父母家人给了她莫大支持,尤其是她的丈夫甘珂铨。

陈婉菁受访时说:“珂铨原本在一家日本室内设计公司工作,薪水稳定,但因为我当年决定创立门市,他预料书店初期收入不稳定,因此决定辞去工作,自立门户‘城市盒’(City Box Design),把办公室设在书店门市。”

离开华文书店集中地

新加坡寸土寸金,要经营一家书店,租金永远是最让人头痛的问题。陈婉菁说,六年来,书店的营收都只是在应付租金。本地租金只会上涨不会下调,但书店生意过去两年却因疫情受影响,城市书房也来到了必须思考存续的阶段。

“去年城市书房5岁庆后,珂铨和我讨论,应做出什么改变,减轻成本,书店就可持续经营,当然最直接的方法是,拥有自己的空间。”

行动力很强的甘珂铨在两个多月内,找到了如今这个位于如切的店面。

此前,桥北中心位于百胜楼(书城)与国家图书馆大厦旁边,英培安经营的草根书室从前也设在桥北中心内。离开华文书店的集中地,陈婉菁坦言,做任何生意都有风险,留守或开发新园地都有利弊。

“尽管担心,离开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加东如切离书城一带不远,读者若从书城下来,也是OK的。长远来说,搬迁是好事。如切路本身就是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近来被‘Time Out’杂志誉为‘最酷的邻里社区’(The coolest neighbourhoods)之一,加上如切路近来多了蛮多有个性的咖啡馆,是文青聚集的好去处。因此希望书店与社区有连接,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搬迁前,陈婉菁曾在4月份于如切路的Kings Cart Coffee咖啡馆开快闪书摊,她说,当天逛咖啡馆多是附近居民,他们都相当欢迎社区内开了新书店。

如切一带适合文创活动

陈婉菁与甘珂铨相信地方创生的力量,他们要在如切地带播下文化种子。

甘珂铨认为如切路一带非常适合文创活动,或许能够打造像马来西亚居銮小镇“南方有光”那样生机勃勃的文创节。

城市书房向来聚焦本地文史,对当代议题相当敏感,可以在书店找到不少社会文化理论的专书。海外作品则以马来西亚、香港和台湾为特色。陈婉菁也常引进一些独立出版物。来到新店面,书店面积缩小,陈婉菁选书也必须更谨慎、更专精。

她希望读者每次来书店都会有惊喜。

城市书房另一个特色是有相当完整的英培安作品,以及城市书房自身出版物如黄凯德、梁海彬、张曦娜、刘培芳、孙爱玲、流苏等本地作家作品。

目前陈婉菁在筹备本地英文、马来文作家亚非言(Alfian Sa'at)的小说中译本《走廊》,预计两个月内出版。此外还有几本书在筹措出版经费。

对应新地区,陈婉菁考虑增加本地与马来西亚相关的英文书籍,并重点推荐微型出版、独立出版的著作。“这原本都是一直积极推广的书类,现在可能会加把劲。选书肯定会因地方而稍微调整,因此现在还在观望。”

陈婉菁也表示会投入心力在城市书房的网站,希望离东部较远的读者可在网店购书,或订购后到书店取书。

由于城市书房在The Modules混合商业建筑内,顾客必须在大门外先按铃通过内部对讲机请店长开门才能进去。

25日办饮食文化分享会

城市书房新址第一场公开活动是6月25日(星期六)下午3时举行的本地饮食文化分享会。《新加坡马来人的饮食》(The Food of Singapore Malays)作者、本地马来料理研究专家吉尔·佐哈里(Khir Johari)将分享他的研究心得。活动以英语进行,反应热烈,已经满额。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