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楷文是本地少有的古典吉他演奏家,他的古典吉他音乐会,除了演奏巴赫和舒伯特等古典作品,也有本地作曲家林康宁的创作首演,是一场本地罕见的古典吉他音乐会。
本地古典吉他演奏家娄楷文少年成名,12岁入读世界著名的音乐天才学校“耶胡迪梅纽因学校”(Yehudi Menuhin School),至今已获得包括伦敦国际吉他比赛在内的八个国际比赛的冠军。
本月17日,娄楷文将回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这是在本地极为少见古典吉他音乐会,由本地音乐慈善基金会“Kris Foundation”呈献。除了巴赫和舒伯特等古典作品,他也会演奏近现代专为古典吉他而创作的作品,其中也包括本地作曲家林康宁创作的“Serenata del Caffe”的世界首演。
在剑桥大学学音乐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们对音乐生和演奏家的普遍想象是在音乐学院的琴房里不舍昼夜地苦练,然而娄楷文却未选择音乐学院的道路。上月刚刚从剑桥大学毕业取得文学士(音乐)学位的他借采访机会,分享综合性大学是如何培养音乐家的。
“也许在100年前,演奏家只需精进琴技,就可以拥有成功的巡演生涯,但时代已经不同了。”娄楷文开门见山地说道,“在完成梅纽因学校的七年学业后,我选择报考剑桥大学,接受更全面系统的教育。这么说也许很幼稚,但如果成为音乐家只需要练琴的话,我只需要一间琴房就够了。”
在剑桥大学,音乐系学生每年要完成六门课程,内容包括乐理、音乐史等传统音乐必修课,也涵盖电影音乐、演奏研究、音乐心理学等综合类科目。“音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演奏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你可以申请跟任何一位演奏家学习,向学校申报科目。”娄楷文说:“而演奏研究不同于演奏本身,是对演奏行为的量化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我最感兴趣的,是音乐心理学。”
娄楷文曾在欧洲的难民营为流离失所者演奏音乐,看到他们在音乐的感染下有时潸然泪下,有时又载歌载舞,这让他深深为音乐的魔力折服。“作为一名演奏家,我十分迫切地想解开这种魔力背后的原理。音乐心理学即是是从生物学和认知科学的角度,解释人们为何会对音乐产生情感上的连接。”
他也透露,在剑桥大学前两年修读科目的成绩不会计入毕业成绩,为的是让学生更充分地接触音乐与其他领域的交集,寻找自己的兴趣与专长所在。可以说,剑桥大学的音乐系更像是培养综合音乐家素养(musicianship)的博雅(liberal arts)教育。
古典吉他曲目稀少
目前正在布里斯托大学攻读作曲博士的林康宁,本科与硕士同样毕业于综合性的伦敦国王学院。本次首演的作品“Serenata del Caffe”(或译:咖啡小夜曲)即是为她在国王学院的同班同学而作。
“国王学院音乐系同样涵盖很多综合学科,在第二年才申报专业。我选择作曲专业,这名同学选择古典吉他演奏。”林康宁说:“毕业后,她面对是否走入演奏事业的抉择,曾陷入情绪低谷。这部作品既是对她音乐生涯的鼓励,也像两位老友在咖啡厅的知心话。”
娄楷文指出,古典吉他是拥有古老历史,却有较少曲目的乐器。直到19、20世纪,才有古典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特别地为古典吉他写曲。因此林康宁为古典吉他创作曲目,并为此学习过古典吉他的演奏和乐器法,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在17日的音乐会上,娄楷文将演奏从巴洛克时期、浪漫主义到近现代的多部套曲。如巴赫的《第六号大提琴组曲》,索尔(Fernando Sor)的《六首吉他小品》,舒伯特的三首艺术歌曲,伯克利(Lennox Berkeley)创作的小奏鸣曲等。
其中,巴赫的大提琴组曲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为古典吉他而改编。改编舒伯特艺术歌曲的J. K. Mertz是与舒伯特同时代的吉他演奏家,他曾改编许多舒伯特的歌曲,首首隽永;索尔则是浪漫主义时期的西班牙吉他演奏家,六首小品的音乐形象十分丰富,却是鲜有人知的遗珠之作。
娄楷文说,这套曲目是他在剑桥大学读书期间精心打磨的节目,其中部分作品由他的导师介绍并亲传。除了世界首演的本地新作品,巴赫大提琴组曲的吉他改编版相信也是在本地的首演。在家乡稍作休整后,娄楷文即将赴美深造学业,因此这场音乐会将是本地观众近距离体验古典吉他魅力的难得机会。
“Ray of Light”
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室
8月17日(星期三)晚上7时30分
票价:38元至68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