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
7月22日晚,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由《联合早报》与新加坡华乐团联合呈献“经典回响”音乐会。此次音乐会由驻团指挥郭勇德执棒并以一贯的特色做法,兼具主持人的角色,为演出穿针引线,向观众介绍曲目。这是一场别具意义的音乐会,观众在早报的活动中,从30首华乐曲目单里,投选出最高票数的八首经典华乐曲,奏响了一个小时的华乐经典,满足了现场的800多位观众及线上的华乐爱好者,更令热爱华乐的早报读者与支持者大饱耳福。
音乐会的八首经典之作中,中国民乐界泰斗彭修文所创作改编的作品占半数之多,《瑶族舞曲》《梅花三弄》《彩云追月》《美丽的梭罗河》都出自彭大师之手。尽管改编的作品居多,但彭修文的作品所展示出的音乐趣味,所发出的中国音响,运用中国音乐语汇,融合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这些经典勾起了许多人的年少回忆,尤其笔者对《瑶族舞曲》的感受更甚亲切,它是儿时学校华乐团参与教育部青年节展演的保留曲目,影响着代代莘莘学子。编钟与乐队《梅花三弄》改编自同名琴曲。编钟是中国战国时期古老的出土文物,代表中国千年礼乐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智慧。编钟与古曲在此音乐会中亮相,相较其他曲目,显得格外高雅古朴,庄重肃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