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热点和高潮总是此起彼伏,而且如绚烂的烟花,转瞬即逝。比如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那个治愈你精神内耗的短视频主人公“二舅”,红没几天,就来了一堆翻转。其实,创作者能把这样的“二舅”呈现给大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没有定位清楚,这是小说,还是纪录片?毕竟大家审视的角度不同,评价自然不同。

其实,“二舅”这样的人物典型,不只存在今天的网络世界里,也在我们的文学经典中。有人把二舅和余华小说《活着》中的福贵相比,而我却从莫言的《生死疲劳》中的“蓝脸”身上看到了一些“二舅”影子,看到老百姓面对困顿的“韧性”。

莫言的《生死疲劳》以魔幻的手法讲述被冤杀的地主西门闹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又转世为大头婴儿。故事正是在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的讲述中展开,把他身为畜牲时的神奇见闻,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与农民蓝解放一家半个世纪的悲欢,呈现在读者面前。小说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通过动物的视角,用荒诞幽默的语言,讲述了50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庞杂喧哗、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但是,这样的幽默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