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舞坊《雕形塑心》 为30周年掀开序幕

聚舞坊《雕形塑心》以抽象概念与写实直描手法相融,体现舞团凝聚力。(主办单位提供)
聚舞坊《雕形塑心》以抽象概念与写实直描手法相融,体现舞团凝聚力。(主办单位提供)

字体大小:

本地舞团聚舞坊明年迎来30周年,舞蹈专场《雕形塑心》将为30周年掀开序幕。聚舞坊拟设计建团30年的新标志,舞团上下感到建团历程犹如创作一件雕塑,从捏土、塑形,到烧窑,皆是技艺与心血。

聚舞坊当代艺团舞蹈总监卢雪萍,创意总监蔡适吉,节目总监吴燕丹,编导彭心怡、龚文轩,联手编创出一台以抽象概念与写实白描手法,体现团队凝聚力的作品。聚舞坊邀请青年设计师翁子彦特为聚舞坊30周年新标志,以雕塑主题来设计。

蔡适吉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这场专场挑战非常大,因雕塑这门艺术学问极深,每一个步骤都需无比精密,有时需团队去完成整个雕塑。我觉得舞蹈艺术也相似,起初编舞家构思,给动作,列队形,后期与原创音乐,布景设计,和雕塑家翁子彦的合作,以及多媒体设计,需要一个强大团队才可完成。每个艺术家在其领域专业精准地完成呈现于舞台上的细节要求,雕塑亦是如此。舞团建团这个历程得更为慎重,需要许多志同道合的舞者们,同心守护着建团的理念,还有一批忠实家长一直对聚舞坊不离不弃——有和谐感和温度的团队是聚物坊建团的核心,雕塑作品的形成也是这样一点一滴打磨出来。精神层面的追求,我觉得是一样的。”

动态舞台呈现静态艺术

谈到创作灵感、美学意象时,蔡适吉说:“聚舞坊作品寻求突破创新,我们喜欢将舞蹈和其他的艺术碰撞出火花。所以这次把一个非常静态的艺术放在跳跃的舞台上,希望可以玩出新意,但是又能够代表聚舞坊精神。我们这次没有选用一个完成的雕塑作品去编创,而是邀请艺术家父子翁锡礼和翁子彦,一起为聚舞坊30周年设计一件雕塑作品,尽管这个雕塑作品将不会在舞台上展出。我觉得这个创作没有局限,让我们自由表现。它的美学意向借鉴了东方审美的‘圆’——由新锐编导彭心怡编创的使用瑜伽球的创意舞蹈,代表雕塑的一个步骤。”

蔡适吉也说:“我们要求舞者的肢体和眼神的幅度不要特别伸展,反而注重下盘的稳定性,尽量贴近雕塑的肢体美学和神态。舞者在表演上有更多难度,因为要怎么让动态的舞蹈接近雕塑的静态,是极大难点。”

刚从西班牙深造回国的音乐制作人黄志耀,将创作部分舞蹈原创音乐与编曲;全息投影技术与灯光的融合,将为以雕塑为中心的舞台,增添神秘感。

至于成立30周年,聚舞坊的新规划或发展,蔡适吉说:“适逢30周年,我们有一系列本地和海外演出邀约。我们也希望可以拓展全职舞队和院校师资,让创作团队更有质量,可以更有规划地应付演出邀约。我们也期盼可以和更多各舞种本地优秀舞蹈艺术家、自由舞者合作,提供一些表演平台让大家共演和学习。也计划开放聚舞坊,邀请本地导师给爱好艺术的朋友们授课等。”

《雕形塑心》10月1日(星期六)下午3时与晚上7时,在国家图书馆三楼戏剧中心剧院上演。票价40、30元,购票可上:ticketmaster.sg/activity/detail/22_amalgamate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