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文文化杂志《怡和世纪》第48期出版,回应本地语言与文史课题。
《联合早报》去年发表了数十篇关于华文问题的讨论文章,《怡和世纪》本期推出林恩和的主题文章《华语:从告别“母语” 到走出“母语”》,以历史和政治的视角挖掘华语困境的根源,并探讨“华语问题”如何转变成为“问题华语”的因素。
其他专文还有:林少彬《怡和轩“1939陈嘉庚”历史展的缘由与意义》、林任君《一则有关欧思礼38号的电邮》、林高丕《伦敦桥垮了》、彭飞《佛系与躺平》、范里《说不准的母语和籍贯》、陈家喜《在英女皇和客工之间的死亡思维》、陈迎竹《废除死刑的理想与现实》、卢丽珊《戈尔巴乔夫死亡的警示之音》、林清如《安华开启新政、马国喜迎曙光》、陈刚《解析二十大:习近平团队的理念与政策》、陈定远的《美元霸权:从开始衰败走向结束》、郭振羽《记新中传播教育交流的一段历史》、卓南生《 我所知道的吴之光先生》、黄彬华《安倍遇刺背后的统一教》、姚梦桐《文化人邂逅星洲:从1939年谈起》以及何启良《半世纪的交游:沈慕羽与魏维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