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兔年说兔,以传承潮剧为使命的南华潮剧社和母亲曾是福建歌仔戏班花旦的TOY肥料厂艺术总监吴文德不约而同想到经典元代南戏《白兔记》,都把年度大戏押在五代那只神秘兔子上。
大家想到一块,是因为《白兔记》(原名《刘知远白兔记》或《刘智远从军记》)在街戏盛行的年代曾被改编成潮剧和歌仔戏,大家对那只促成少年武将刘咬脐(刘承祐)与生母李三娘在井边相会的兔子不陌生。
《井边会》和《回书》在潮剧史上是响当当的名段,歌仔戏也没少搬演李三娘磨房产子,没剪刀用牙齿咬断脐带的故事。很多人大概不知道李三娘的夫婿刘知远是五代后汉的开国皇帝,但婴儿潮世代的集体记忆中或多或少有《白兔记》的影子。南华和TOY肥料厂不仅选了相同题材,演出还“撞期”,却因此提供了比较经典与现代戏剧手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