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芸刚从印度回来。

这趟印度之旅是为了完善她的得奖作品《夏尔贾汉》(Sherjahaan)。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一对印度夫妇通过自身努力,退耕还林,重建老虎栖息地。尽管初稿已经得奖,但她还是忍不住要到实地考察,验证自己的作品,与当地人分享她的创作,了解他们的反应,听取回馈,确保在细节上符合科学与事实。

《夏尔贾汉》是2021年Astra国际绘本故事大赛的金奖作品,让戴芸赢得1万美元奖金(约1万3300新元)。这是她首次以英文创作。比赛由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策划,联合美国群星出版社(Astra Publishing House)、欧洲知名童书出版公司minedition共同举办。

身上有记者魂

戴芸有记者魂,在澳大利亚生活的时候曾在地方电视台工作。她的另一本得奖作品 《苏丹的犀角》也属于纪实文学。2014年一则关于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白犀牛“苏丹”的新闻激起戴芸的好奇心。

戴芸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也许创作者都比较敏感,我当时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果人类这个物种只剩下我一个人会是什么感觉?虽然人经常会被各种事情打动,但不一定会马上付诸行动。直到一年后,手上事情忙完了,我翻开手机里记录的这个新闻事件,想要了解更多。看到资料才发现苏丹的经历比我想象得要复杂。它的年纪也已经非常大了,随时可能死去,所以我有了紧迫感。”

紧迫感鞭策戴芸完成故事,与此同时她也意识到单凭谷歌、维基百科的资料无法写出有血有肉有细节的故事,所以一不做二不休,戴芸决定直接联系非洲肯亚相关单位,以及苏丹曾经生活过的捷克动物园,最后促成她与绘者李星明在2016年前往肯亚Ol Pejeta自然保护区,探望当时已年迈的苏丹。

《苏丹的犀角》抒情回眸这头孤单北白犀的一生,带出物种灭绝的当代棘手课题。作品感动了读者,并获得第七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

对戴芸来说,环境议题是她的兴奋点,为此她可以付出时间、精力去研究与写作相关议题。接着她与国际安徒生插画家奖得主、俄罗斯插画家伊戈尔·奥列伊尼科夫(Igor Oleynikov)合作完成《北极熊搬家》。绘本以2019年失去栖息地的北极熊“入侵”俄罗斯小镇白鲸湾的真实事件为背景,以趣味的笔触带出严肃的议题。

现实主义题材提供创作动力

生于中国浙江,长于南京,现年47岁的戴芸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毕业后曾短暂在当地担任电视记者。

戴芸说,非虚构写作是她童书故事创作的起点。她说,西方绘本发展百年,累积了许多优秀作品。面对那么多好书,小朋友的童书阅读时间又有限,当代作家如何超越前人?创作有何意义?之类问题一直困扰着戴芸。

“直到我看到美国现实主义题材绘本作者伊芙·邦婷(Eve Bunting)的作品,我才发觉,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故事,其实后人都希望知道人们怎么讲述他们自己时代的故事……现实主义题材给了我很多创作动力,我身边有很多值得讲述的故事。不过这些年下来,我的想法也有了改变。即使不断重复很古老的题材,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表述方式,无论语言还是视觉,都还是可以不断创作。”

大约八年前,戴芸带着两个儿子随丈夫一起来到新加坡。大儿子目前在美国读大学,小儿子则在本地就读高中。

对她来说,绘本、童书适合任何年龄层读者。一个儿童文学的经典问题是:创作者应不应该考虑儿童读者?有的创作者认为,只有忠实于自己,做自己喜欢的内容,才尊重孩童读者。戴芸认为,从事儿童文学,还是要有服务意识,毕竟儿童的思维意识和表达方式跟成人不一样。她说,有些人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儿童就会喜欢,这是一种天分和幸运,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办到。

绘本、童书、儿童文学特别之处在于最终读者是儿童,但购买者却是家长。戴芸认为尽管有点分裂,但却不矛盾,因为作品必须同时抓住孩童与家长。家长必须喜欢才能全身心去给孩子讲故事。因此戴芸在创作时往往会设想亲子阅读的场景。

戴芸与郁蓉合作的《你看见喜鹊了吗?》结合了名画《清明上河图》与原创故事。(陈宇昕摄)
戴芸与郁蓉合作的《你看见喜鹊了吗?》结合了名画《清明上河图》与原创故事。(陈宇昕摄)

希望读者每次阅读都有新收获

戴芸最新作品是与插画家郁蓉合作的《你看见喜鹊了吗?》。打开绘本可以拉出一幅长卷画,正面是一个叫端儿的小孩寻找喜鹊的故事,背面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创作者在古画上增加了一些小细节,让读者追踪线索感受这幅著名古画,这时视角也调转了,仿佛是读者就是故事里的喜鹊,正在俯瞰一座城。

戴芸说:“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我希望我的作品是有层次的。每次阅读都会有新东西,是第一遍看不到的。不过我的第一读者仍是小朋友,所以一定要确保小朋友能从中得到东西。比如说幸福这个概念,好像很成人,但小朋友没有吗?其实有的,那就是高兴——这是给孩子的幸福书。”

(戴芸作品可在友谊书斋购买)

亚洲少儿读物节5月在新加坡举行

戴芸将参与来临的亚洲少儿读物节(AFCC),与韩国童书作家Lee Uk-bae、台湾童书作家林柏廷、王淑芬对谈,题目是“排版、写作与插画风格新尝试”。

受疫情影响,过去三届AFCC被迫以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形式进行。来临第14届AFCC将于2023年5月25至28日在国家图书馆大厦举行,主题为“欢阅”(Play!),100多位本地和海外嘉宾受邀参与,举办过超70项座谈、工作坊及大师班活动。

受邀嘉宾包括来自中国的作家兼翻译家阿甲和戴芸、来自台湾的作家兼插画家林伯廷和作家王淑芬、来自法国的2022年“国际安徒生奖”得主玛丽·奥德·穆拉尔(Marie-Aude Murail)、来自美国的诗人作家尼基·格莱姆斯(Nikki Grimes),及分别来自马来西亚、加拿大以及韩国的汉娜·埃尔卡夫(Hanna Alkaf)、赵希然(Xiran Jay Zhao)与Lee Uk-bae。 

AFCC一日至四日活动套票票价从80元至220元不等,早鸟优惠期购票可享有15%折扣,早鸟期4月30日结束。公众也可选择购买单一活动门票,最低价门票20元,最高80元。请上网afcc.com.sg/tickets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