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营规范化华文青少年与儿童读物的出版社,能否出版残酷的现实主义作品?能否使用本土化语言?
马来西亚华文出版社红蜻蜓出版社,向来以富教育意义的青少年与儿童作品赢得新马甚至中国读者的喜爱。5月2日,创办人许友彬在脸书分享:“红蜻蜓即将出版的18+小说,叫做《仇丝》,我不让小朋友阅读,除了作者写得很那个,中文也用得不规范……写给小朋友看的图书,我们坚持要用规范汉语,如果写给18+的大朋友看,须要约束作者吗?”
许友彬宣传的结果反应两极,尤其语言规范化与否的问题,引起正反双反辩论。
许友彬受访时说,红蜻蜓创办以来从来没有说过只经营儿童读物,新书《仇丝》属于小说房系列,此前已经出版过推理小说,对象也不是儿童。《仇丝》还刻意采用繁体字,并且注明18岁以上。
至于语言问题,许友彬说:“以前我也很反对不规范的华语,出版社经营少年小说的时候致力规范……语言rojak的问题,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台湾很多小说夹杂闽南语,中国作家林棹《潮汐图》甚至用粤语书写,其实我自己读起来也很痛苦,读一半就不读了。可是当我想到台湾王祯和的《嫁妆一牛车》,大量闽南语,却名列‘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语言混杂未尝不可。”
他指出,马来西亚华文写作有几个倾向,第一种是希望卖到台湾去的,文字带有台湾文学的味道,第二种想卖到中国大陆,如红蜻蜓的少年小说,使用很规范的华文。但有没有作家想写本土语言,不管外销市场?
“《仇丝》这本书很接近我心里的意思。我相信小说看多的人应该不会抗拒。”
小说发生在一个偏僻村落,女主角丽娟天生丽质,非常自信,身边男子觊觎她的美色,使她非常不自在。某天她回家时遭突袭……在痛苦中,丽娟展开了复仇之旅。
许友彬透露,小说有其原型,因此作家托名“马土土”出版作品,不希望有人按图索骥二度伤害仍在世的受害者。
原型故事梗概如下:乡下有个女生被强奸,偷偷生下孩子再交给母亲抚养。这位妇人独立把外孙女养大,就在孙女结婚那天选择自杀。
许友彬说,事件冲击力太大,作者才会写下《仇丝》。
曾担任南洋理工大学华文驻校作家的许友彬希望红蜻蜓出版社可以出版更多元作品,不要局限在青少年图书的框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