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游记,其实是跟着作家去旅行,感受遇到的人事物,这就是阅读的美妙之处。这些天我就跟着毕淑敏写的《非洲三万里》与她一起去欣赏异国风情,也体验人情世故。
毕淑敏是中国一级作家,除了拥有很多专业头衔,还获各种文学奖三十多次,凡在文章中提及某些事件,她会不厌其烦地查找资料,巨细靡遗地提供有关知识跟众读者分享,比如医学,星象,教堂的建筑史,非洲黑奴贩卖史,中国援助非洲兴建坦赞铁路史,埃塞尔比亚的咖啡等等,有这样一位认真的作家为读者孜孜不倦地讲解,实属难得。
而在计划这趟非洲之行时,她最想体验的是搭乘号称“非洲之傲”的世界顶级豪华列车,因为它每两年才发一趟车,这列蒸汽火车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行驶14天,纵贯南部和中部非洲,途经南非、纳米比亚、津巴布韦、赞比亚、坦桑尼亚五国,是一次犹如史诗般的旅行。24节车厢,满座乘客只有50多名,因此车票不菲,近3万美元(约4万新元)。
正如作家在书中所说的:“旅行就是听故事,听不同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听你想象之外的故事。”于是她一路上总会找机会与人攀谈,尤其是列车上一群来自欧美上流社会的绅士贵妇们。他们盛装打扮,以掩饰不住的兴奋之情,在这列装饰得极其豪华堪比五星级酒店的火车上享受一趟非比寻常的长途旅行。据作家自己说,她像是代表中国大陆旅客首次乘坐“非洲之傲”,当时也没有维多利亚时代的盛装,只穿旅行行头,所幸带着的几条精致典雅的中国丝绸围巾让她看起来够体面。于是她假装矜持,不得不忍住好奇心,竭力不东张西望,沉稳地随一行人登车。
先从列车长说起,因为他也是有故事的人。这位老年绅士是南非的英裔人士,名叫沃斯(Rohan Vos),是“非洲之傲”列车的创始人。年轻时是南非成功的汽配商人,有次受邀参加蒸汽火车旅行,酷爱机械的他从此对隆隆作响的庞然大物产生浓厚兴趣,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打造出一列有两三节车厢的私人古董火车,闲暇时间带着家人舒适地出游。后来发现列车的营运成本不菲,索性多挂一些车厢顺便载送游客,几经艰辛打拼,于是成立Roves Rail私人火车公司,以其气魄和大手笔打造属于自己的奢华旅行风格火车,同时吸引不少贵族名流的青睐。
为了让旅客们在漫长的旅途中彼此认识,每间卧铺车厢的桌几上放了一份花名册,上面录有全车客人的姓名、国别和客房的门牌号。之后几天,很多人在观景台休闲时或餐厅车厢用餐时,打过招呼后就会拿着那份名单尝试认识对方,并闲聊起来。
有位77岁的德国老太太珊德拉夫人,她单独旅行,样子是不喜欢被人打扰,老爱戴着缀满花朵的大檐帽子,身上总穿着复古情调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服装。有一次因与作家同桌用下午茶,两人才有机会交谈,作家称赞她每天穿的衣服别致美丽,有一种上个世纪的味道,老太太喜上眉梢,知道终于有人注意到了,才说那是她的英国籍母亲生前穿过的,并说“我将把你的话转告天堂”,因为她正是用这种方式怀念母亲。一次生两次熟,后来他们两人再次互聊,珊德拉夫人才透露光是这列“非洲之傲”,她已经是第七次乘坐了,因为她非常享受在火车行进中不断地摇晃的感觉,让她想起婴儿时母亲温暖的手推动着摇篮。此外,世界各地,从巴黎的市中心到欧洲某个小镇,只要是她喜欢的地方都有房产,哦!原来老人家是跨国房产主,她一生的工作就是照看全世界的房产。
由于是漫长之旅,“非洲之傲”时常停车,除了景点,在用餐时段也停,好让客人能舒适地饮食;夜里也是停驶,让他们能安稳地入眠。当列车来到赞比亚境内,列车停驶的时间超过五个小时,全车客人只有作家一人为此感到不安,其他人一点也不在意。这趟行程,让作者见识到上流社会形形色色的人,也体会到从容是一种奢侈,由于有金钱上的奢侈,人家不在乎延误之后得多掏一天或几天的酒店费用,也不在乎一个或几个航班的机票作废。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很享受毕淑敏的文字,特别是她那散文式的叙述手法,把一件事或一些感悟,用生动的文笔铺陈开来,每每让我读得笑出声。我向来不怎么乐观,只有在美丽的文字面前,才可以如此放任自己开怀畅笑。看完整本游记,不仅有个人在地理上不能企及的视野,在精神层次上更得到文学的滋润与浇灌,非常满足,这也算是贫穷中的富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