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艺青年、记者、副刊文学推手、《新明日报》总编辑到文史特展策展人,杜南发的文史工作从未停顿,多年来累积大量文化研究文章,如今部分内容终于集结成书,构成新加坡华人文化的“文史拼图”。

《文史拼图——新加坡华族社会文化史文集》由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出版,是其文艺丛书系列的第四本。本书汇集杜南发29篇文章,上篇为新加坡华族社会史,内容包括移民的交通史、文物、早期社团组织、宗教与教育。下篇为新加坡华族文化史,聚焦文学与书画,并收录杜南发1994年专访画家刘抗谈1952年峇厘岛之行历史意义的文章;以及1985年杜南发采访媒体人、画家李曼峰,谈万隆峰会为中国前总理周恩来现场素描之事迹的回忆文字。

华族文化可分三重结构

杜南发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特别指出书中一篇《概论:新加坡华族文化的构成》的重要性。这篇文章源于他2016年为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活力华彩——新加坡华族文化光影展”策展时的研究,行文言简意赅,将新加坡华族文化分成三重结构来讨论:第一重是华族文化,上溯3000年前中华文化出现的太极图;第二重为移民文化,检视移民的冒险、互助等精神;第三重则是国家文化,着重于二战后国家意识出现,公民身份形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