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桥北路到福康宁山要走一道石阶,转转折折,却充满趣味。晨光透过林木,指引许多生命的精彩。看到斑驳在墙上,欣喜绿叶迎风,几块老去的石雕无言语,满地踩上去会哀叫的落叶。

这地方,有一个环状梯阶的天井,是摄影人常到的拍摄点,很多游人也喜欢沿着石阶站成一排拍合照,头顶着射下来的阳光,颇有些味道。我上了石阶,看到一面墙,因为光,引我注视、深思。面对这面墙,墙上的爬藤,我停下脚步,决定给它留下美丽一刹。

平常不留意的事物经光雕塑,再也不寻常。光为我展现一幅视觉的阔银幕,四周黑暗框边,中间留下金色舞台,让奋力生长的爬藤成了主角。这坚韧的小生命虽小,没它,画面也就无甚意义。我常感谢光,也因它生出许多构想。天底下大概没什么东西比光更慷慨,更一视同仁了。

半个钟头后,太阳升高,整个福康宁山都亮起来,再没有黑暗。走不了几步,看到一朵白色落花,躺在红色方砖上,因为阳光和树影的衬托,把它塑造成舞台上的独舞者,在聚光灯下散发着飘逸的风采。小径上铺满凋零其实也是一种意境,记得在我住的小区,清洁工每天早上都忙着清扫这样的落花,我常觉得有点惋惜,何须要如此彻底清除。又有一些居民踩着地上落花,用竹竿去勾采树上开得正艳的花朵。我看不过,问她究竟付了多少钱可以让她如此肆意摧花。她竟辩说花终究会落地,采回家可以好好供着。原来似乎只有她才真正懂得爱花,至于落花,在她眼里简直不值一顾。

花开花落是自然常序,时节变更、万物荣枯常触动人类心中感受,欣赏落花也是一种心灵上的修养,特别在阳光初现、清风微拂的早上,这就像品茗一杯清茶一般,静谧恬适。樟宜尾旧码头的向海石栏常有黄花飘落,我常在早晨走过,这些小黄花在一夜风雨后,纷纷落在冰凉的石面,它餐过风、饮过露;此时空气中有雾,雾色迷蒙,远远一道白色石桥装满记忆。在那里看过渡船来回,无数次,朝霞、落日,都有光相伴。当岁月慢慢虚化,画面渐渐褪色,只有眼前的黄花,在晨光里,真真切切、实实在在、轰轰烈烈,绚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