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黄金时代交响曲

杨秀桃音乐学院音乐厅

10月28日(星期六)晚上7时30分

票价:20元

购票:shorturl.at/hjS36

看点:以河流和锣(Gong)为主题,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的七位作曲家共同创作一首交响曲,来临周六(10月28日)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音乐厅首演。

《东南亚黄金时代交响曲》(The Southeast Asian Golden Age Symphony)是杨秀桃音乐学院庆祝20周年的献礼之作,也是学院每三年举办的国际研讨会(symposium)的闭幕音乐会。七位作曲家分别是来自新加坡的沈子扬和纱菲齐亚(Syafiqah ‘Adha)、李其昌(马来西亚)、Gema Swaratyagita(印度尼西亚)、Danny Imson(菲律宾)、Thatchatham Silsupan(泰国)和Hoang Pho(越南),杨秀桃音乐学院高级讲师黄愿美担任指导。

“作曲家们通常习惯自己闭门创作,但这部作品的要义就是合作。”黄愿美说:“这七位年轻作曲家都是已经在事业上起步,很成熟的作曲家。创作不只是写音符而已,是要把彼此的文化、专长有机地编织在一起。他们有人深耕剧场,有人善于多媒体创作,有些则在高等学府任教,其中一部分是杨秀桃音乐学院的校友。”

2022年7月,作曲家们在杨秀桃音乐学院首次见面,讨论确定了“河流”和“锣”这两个关键意象。黄愿美说:“河流是东南亚常见的地貌,锣也是东南亚国家常见,却又有各自特色的乐器。今年4月,他们带着作品草稿回到新加坡,听彼此的声音,吸收彼此的灵感,让作品更有整体感。”

“每个作曲家各创作一个乐章,用不同的视角解构锣这件乐器,以及背后承载的文化与历史意义。”作品将由杨秀桃音乐学院学生交响乐团首演,搭配文字、不同文化母语的朗诵、历史档案录像等多媒体的方式呈现。观众还将听到一段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弓弦乐器“rebab”的独奏。

黄愿美说,作品以“黄金时代”为名,是寓意东南亚地区当下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作品首演后,她希望这部作品被带去另外的几个国家巡演,与当地音乐学院的学生合作,创造更多交流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