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别针样式的耳环、摇滚朋克式的打扮,你大概猜不到这是一群古典音乐科班出身的演奏家。他们以演奏当代古典音乐作品为追求,拒绝被刻板印象标签化。

如果说古典音乐是阳春白雪的小众艺术,那么当代古典乐(一般指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作品)更是小众中的小众。在一般古典音乐听众的感官里,当代作品是刺耳的,难以理解的。本地组合“Weird Aftertaste”(暂译:怪诞回味)10月27日至29日,呈献四场当代古典作品音乐会,希望在本地为当代古典音乐作品开路,架起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桥梁。

“Weird Aftertase”主要创办成员陈春吉说:”当代音乐不再只是为了听觉上的满足,它可以以讽刺、怀旧、肢体和行为艺术等手段,帮助音符表达思想,探讨社会议题,引起受众的共鸣。而产生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通过选曲策划有意义的节目单。”

当代人每天面对“浪费”

来临为期三天“当代古典音乐派对”,以“浪费”(waste)为主题贯穿四场节目,分别是“浪费时间”“浪费空间”“浪费生命”和“浪费空气”(waste of breath,意译为浪费口舌)。钢琴演奏者黄佳慨说:“‘浪费’是当代生活中一个普遍被讨论的主题,从环保主义的倡议,到生命意义的消解,是当代人每天面对的命题。”

“Weird Aftertase”将演奏外国和本地作曲家,以及乐队成员创作的作品,演奏乐器包括双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萨克斯风,电子音乐设备,以及许多需要在演奏中使用的“道具”。

延伸阅读

旅行者小交响乐团 呈献欧美当代古典乐
旅行者小交响乐团 呈献欧美当代古典乐

“比如通过玩具钢琴和钢琴两种音色的并置,让人掉进回忆的漩涡,寻回童年的记忆。”黄佳慨介绍:“我们将演奏的一部美国作曲家的作品,每个音符都代表着疫情中一个生命的消逝;还有一部作品非常具有视觉性,演奏者们会在现场洒落米粒,通过这样的声音模仿下雨声。作曲家Pisaro的灵感来源于一位盲人传教士,通过雨声感知空间。”

最后一场“浪费空气(口舌)”则是有本地作曲家许美端和成员共同创作的作品。许美端说:“作曲家和演奏家之间的关系向来是单项输出,但这次我想和演奏家们共同创造一套属于我们之间的语汇,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许美端以法国诗人雷蒙·格诺(Raymond Queneau)的《百千亿首诗》为灵感,这本诗集有10页,每页印有14行诗,但每一行诗都被剪裁成一个纸条。“这样的排列组合,创作出10的14次方(10^14)首诗,以此突破创作瓶颈。”

观众可在墙上贴纸条

在“Waste of Breath”这首作品的演奏现场,观众可以在墙上贴各种纸条,上面可能是音符也可能是文字,音乐家们无需语言沟通,就能演奏具有随机性的作品。

钢琴演奏者杨燕婷说:“相较视觉艺术,音符所传达的信息更抽象,当代作品更是晦涩。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和观众的交流。我们常在中场或结束后问观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会得到很有启发的答案。”

问演奏家们是否也有不喜欢的音乐,黄佳慨说:“总体来说,我不喜欢刻奇(kitsch,媚俗)的音乐。它是一种有意或无意迎合大众期待或刻板印象的作品,比如当我们讨论什么是新加坡的音乐时,可能不自主就会联想到一些程式化的东西。”

黄佳慨说,或许从前一场音乐会的宣传语可以很好的展现当代古典音乐的姿态:“来听你可能喜欢也可能讨厌的音乐。”

“WAparty”将在10月27日至29日于阿里哇艺术中心举行,每人票价14元,详情与购票可上网:shorturl.at/jtx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