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观赏了由台湾趋势教育基金会、台湾戏曲学院共同制作的《美猴王孙悟空》京剧演出,在三代美猴王接力演出中,我感受到台湾京剧的滚烫热力和台湾戏曲人的传承精神。
让我相当有感的是当晚剧场内观众高涨的热情和如雷般的掌声,台上台下其乐融融,如同年节欢庆般热闹,赏识的观众碰到难得的好戏,这是一种“知遇”!《美猴王孙悟空》将“龙宫借宝”“花果山”“弼马温”“蟠桃宴”“炼丹炉”“大闹天宫”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片段,有机融合到一起,在力求演出精彩的同时,又让整出剧目更加完整地呈现。
三位演员三种演绎
演出中,年纪最小的美猴王秦朗,在“借宝”一场中,利落的刀、枪、锤、棍等“下场”和“出手”让观众席不断发出惊呼声,锤出手时,虽有小小失误,但也很巧妙地融合了与观众的互动,轻易化解,这显示出年轻演员机智的临场应变能力。
中生代美猴王徐挺芳,出演的是“花果山”“弼马温”等片段,一场身着黄色蟒袍,一场身扎黄色大靠,一亮相就给人一种威风凛凛、俊帅洒脱的印象,恍惚间那就是儿时记忆里的齐天大圣。在训马时,徐挺芳通过一根马鞭和戏曲舞台上特有的虚拟程式舞蹈,将如何通过高超技术训服一匹烈马,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在与神将们开打时,他又通过诙谐有趣甚至有些“无厘头”的方式,来表现神将们不堪一击,引得现场观众笑声连连,互动效果极好。
第一代美猴王朱陆豪一出场,举手投足和眉眼神情间就自带浑身戏味儿!与前面两位年轻演员相比,看得出这位老将确实有一两分吃力,但通过在蟠桃宴上喝酒吃桃等七情上面的表演,他边唱边舞,让人们倏然忘却台上这位已经是60多岁的人。据我了解,朱陆豪年轻时,南派北派的猴戏都学过,所以在他表演的孙悟空中,既有猴的实际动物形态,但同时又很注重神韵。他追求神形兼备,其风度和气质相当迥异于普通小猴,将一位神猴——齐天大圣刻画得入木三分。
三位演员,三种演绎,美猴王是如此立体丰富的戏曲角色!在最后一场,三代美猴王同时出现在台上,耍棍下场以表达打败天兵天将的喜悦之情时,观众掌声更加热烈,尤其是小观众朋友们,也许是被演员的高强技术所震撼,但那一刻,作为戏曲人,我内心百感交集,看到朱老师迟暮的身影时,心中顿涌出一丝淡淡忧伤,但同时又为舞台上有秦朗、徐挺芳和众多配演年轻戏曲演员的表现而高兴。从此时的舞台上,我看到了戏曲的传承,一代一代戏曲人,薪火永流传,我的心也热了亮了。
谢幕时大家鼓掌声叫好声经久不息,大幕落下时,大家还意犹未尽。我注意到身旁一名年轻母亲带了两个小朋友来观看演出,演出时小朋友可说是目不转睛,中场休息时我起身到剧场外,居然看到小朋友们也“表演”了起来。离场时身旁的小朋友问母亲,什么时候还有演出,母亲说当晚是最后一场了,小朋友有些难过,追问以后还有没有机会来看……
这让我更加肯定:不是小朋友和年轻人不喜欢戏曲,只是他们可能少有观看精品戏曲的渠道或缺少丰富有趣的导赏等,只要有机会接触,京剧自会展现神采。多好,这场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美猴王孙悟空》,从台上到台下,都让我看到了无穷希望!
(作者是戏曲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