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佘街(Seah Street),你会想到什么?
是不是会想到浓浓海南味?的确,佘街是海南人聚居地之一,沿街海南食肆传来缕缕抚慰海南籍国人和好奇游客的美食香气;如果你偶尔路过这里放慢脚步驻足聆听,可能还有阵阵“琼音”飘荡入耳,因为这里隐藏着一个琼剧剧团——坐落在佘街32号二楼的新加坡海南协会戏剧团,是本地历史悠久的业余琼剧团。
海南协会理事长陈学汉带记者一窥这戏剧团的洞天,空间小巧功能俱在,主要有三个部分的规划。前区的房间摆设办公桌和文件柜房间平时供会员交流、娱乐,如需要,也可用于戏曲排练。
中间是小礼堂式空间,是理事会议、小型庆祝会、讲座或培训上课可用的场所,可容纳约30到40人上课。除了会议,也是戏曲排练的主场地,可练习演唱、功架、水袖等。陈学汉说:“一直以来,几乎所有演出都在这里开排,我们还有音响系统和电视机等视频播放学习功能,还有收藏储存戏服道具的墙柜。后面的房间摆放书籍文件柜,可作小型会议和讨论之用。
名家字画、戏装、盔头、历年演出照片成为摆设,巧妙点缀,带来戏韵。
陈学汉说:“海南协会首要宗旨是传承和发扬海南文化,这包括琼剧、海南美食、海南习俗、海南传统的保留。现在协会主要活动是琼剧训练班、演出排练,还有舞台身段及唱腔等训练。每周至少有一次三小时练习,平时会有15到25人来训练。如有演出,每周会增加至三到四次排练。”
立起琼青琼剧招牌
参观完戏剧团也是海南协会小巧玲珑的大本营后,陈学汉向记者讲述海南协会的戏曲渊源。
海南协会1956年创建时名为琼州青年会(简称琼青),成立初期文化活动有古装戏,黄梅歌舞剧《梁祝》等,曾演出多部琼语话剧。1958年具远见卓识的琼州青年会领导,筹款购置佘街32号二楼产业,作为会所和活动场所至今。
1975至1980年,是新加坡地方戏曲低潮期,但琼青在理事长卢光池领导下,开展琼剧振兴活动,1975年首次演出琼剧折子戏《蝶恋花》,1979年演出改良琼剧《红叶题诗》,深受观众喜欢。1981年初因琼剧式微,遂开办琼剧训练班,组织指导委员会,聘请多位资深演员及音乐指导,栽培本地琼剧新秀,如粤剧名旦胡桂馨就曾为该团任指导。
同时为提高演出水准,琼青派演员及音乐员到中国海南,专业学习琼剧唱腔、表演艺术及琼剧音乐。经多年不懈的训练和培养,造就不少著名演员,如陈明峰、林师灏、林师爱、王康壮及陈川权等人,琼青这块琼剧招牌也立了起来。
陈学汉说:“中国海南于1989年建省,经大家磋商,琼青在1992年易名为新加坡海南协会。”
演出《原野》名声大震
2006年可说是海南协会极富转折性的一年,陈学汉当选新任理事长,为迎接海南协会成立50周年,推动琼剧向专业化领域迈进,协会大胆推陈出新,打造改编自川剧的琼剧《原野》,登上滨海艺术中心剧院,是海南协会新的里程碑。该剧以川剧经典剧目《金子》为蓝本,邀中国一级编剧李放移植改编为琼剧,海南著名作曲家吴梅作曲,著名专业戏曲导师张莉任导演。海南协会花费10个月时间排练,给戏曲爱好者带来一场极致艺术享受,该剧特聘海南琼剧名演员洪雨饰演焦母,其他演员都是海南协会自己培养的优秀台柱。
琼剧《原野》一出,令海南协会名声大震。2009年荣誉会长林廷万捐赠5万元,成立海南协会琼剧发展基金,2010年海南协会戏剧团正式成立,陈学汉、林师灏为正副团长。
《原野》后,该团再接再厉,2008年演出《花为媒》,2010年演出《桃李梅》,2011年演出《赵氏孤儿》,2013年演出《江山美人》,皆是移植的新编琼剧,皆由张莉执导。这看似不大起眼的二楼排练空间,诞生出一部接一部琼剧佳作,琼剧演出成为海南协会戏剧团一个亮丽品牌!数度登上滨海艺术中心的舞台,在本地戏曲团体间并不常见,而海南协会戏剧团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资源雄厚,也靠过硬的艺术实力。
已故学者王永炳博士,生前是海南协会会员,长期关注和收集新加坡戏曲活动的资料,他曾写道:“2006年至2016年间,可说是新加坡地方戏曲的整合创新时期,海南协会的琼剧文化发展甚为显著。时任理事长陈学汉有感于海协琼剧团多年来的辛勤经营,演员与剧组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所积累的许多殷实成果,已成为海协的无价资源,也是社群文化的财富,他认为有必要继续秉承这优良传统,大胆推陈出新,向专业化领域迈进,使琼剧演出更上层楼。”
海南协会的确带着这样的使命感前行,也幸运得到海南同乡父老的扶持。陈学汉介绍说,海南协会目前有理事会25人,主要制定政策和计划,戏剧团则有团员30多名,如有演出,会有约30至40人来协助前后台工作。“在营运资金上,我们有足够基金来源,这18年来每次演出,都有足够的赞助捐款。一些海南企业家对海南协会的琼剧演出非常支持,他们对海南协会的演出表现有文化自豪感。我们感激海南社群对海南协会的支持,和海南社群保持良好和谐关系,相关当局也对我们给予支持与协助。”
陈学汉恳切地说:“作为海南社群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保留、传承和发扬海南文化瑰宝——琼剧,我们要努力做得更好来回馈海南社群。作为新加坡公民,我们有义务通过更高水准的海南文化艺术展演,为国家打造出一个更优雅和睦的社会!”
海南协会也是新中文化的使者——2023年11月中旬,海南协会组织40余人的文化交流团,赴海南省多个市县进行八天交流活动,期间更联合海南省琼剧院、海南省票友协会,共同在海口市呈献“中新琼剧艺术交流晚会”,为两国琼剧艺术交流增添友谊薪火。
海南协会每年约有六到10场演出,每年参加新加坡戏曲学院的汇演等,并到邻国交流演出。陈学汉说,今年开始,海南协会将恢复大戏的演出,已预定剧场,目前处于选取剧目等筹备阶段,相信会给海南协会的支持者和琼剧爱好者一个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