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唱片诞生时,有人担心人们不再去音乐厅,音乐家会因此失去工作。事实上,唱片工业为20世纪的音乐家带来前所未有的丰厚收入。如今网络流媒体取代传统音乐分销模式,实体唱片行业几乎覆灭,但中国知名音乐经纪公司美杰音乐创办人刘益生认为,网络传播对古典音乐的普及有所助益,也吸引更多观众走进音乐厅,并起到一定指引作用。
今年7月,由小提琴家吕思清、大提琴家秦立巍和钢琴家孙颖迪组成的美杰三重奏在滨海艺术中心演出,刘益生随行到访新加坡并接受《联合早报》采访,阐述他对当代古典音乐市场的见解。
听音乐讲求仪式感
“因为现在听音乐太容易了,人们反而开始怀念过去听音乐的那种仪式感。比如收集封面精美的唱片,阅读封套上的介绍文字等,所以现在有更多人开始购买CD甚至是黑胶唱片。”刘益生说:“人们也通过网络资源深入了解作品、比较不同版本,认识演奏家,这也为他们购票走进音乐厅起到指引作用。以我从业20年的观察,虽然有起伏波动,但观众人数的趋势总体是在增加的。”
行业内有个说法:古典音乐的未来在中国。但刘益生认为也不尽然。“古典音乐毕竟是发源于西方的艺术。现状是,音乐厅内放眼望去都是头发灰白的中老年人,不过,也许有些艺术就是要有一定人生阅历才会沉淀下来欣赏,未来的观众可能还是银发族,但也一直满座。
“反观中国的音乐厅,观众的确更年轻化,有时还会担心小孩过多发出噪音。中国观众对古典音乐的热情与民间和官方对古典音乐‘高大上’的认知有关。所以重视教育的中国家长如果有条件都会培养孩子学乐器。”不过他提醒:“方法不好可能会培养出抵制音乐的人。不能带着投资回报的心态去学习音乐,最好的回报是对音乐的热爱本身。”
新模式新价值
社交媒体时代,通讯联络极大便捷,经纪公司作为中介的功能性减弱。刘益生不断思考的重心还是新时代的经纪模式和自身价值。
“一个是通过异业合作,创造艺术家的品牌价值。”刘益生举例说:“疫情期间一位女高音回到中国,我们与一家珠宝商合作,在宁夏沙漠中的一家网红酒店做了三天活动,活动的高潮是一场在沙漠中仰望星空的音乐会。”
“这是音乐内容与品牌形象相结合的一次尝试。这件事有两个重要目标:一个是有效传播品牌形象,另一个则是要维护艺术家的尊严和艺术的品质。比如葡萄酒就是个不错的结合,因为葡萄酒的各种性格、内涵,还有所追求的层次,都和古典音乐有共通之处。
创意演出形式
“另一方面则是创意开发与时俱进的演出形式。”刘益生说:“过去人们习惯购票走进音乐厅去听音乐,但如今的年轻人会更期待新空间、新场景和新体验,包括通过音乐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提供社交的场景,与音乐家互动的体验等。所以我想未来古典音乐的现场应该朝着一对一、面对面、小规模、近距离的方向发展。
“2015年左右我们推出了让音乐融入城市的音乐空间品牌‘M-Space’,就是尽可能开发城市中可以被用作音乐表演的空间,比如画廊、咖啡厅,甚至是办公室等。我们也做过北京CBD(中央商务区)音乐季,让音乐走进商业文明高度发达的钢筋水泥丛林,所以我们的口号就是:让古典音乐像血液一样流进城市的毛细血管。”
刘益生与美杰三重奏此次是应本地木棉花文化传媒之邀而来,此前他也常来新加坡交流考察。关于本地的古典音乐市场,他观察说:“我觉得还是要因地制宜。像新加坡这样一个人口不算特别多的市场,需要有定向的积累,经营品牌的社群。比如我有什么节目可以第一时间告知我的受众,反过来我也从他们那里了解需求,再有就是如何引导他们,了解什么是有价值、高质量的内容。社群的经营就是做好两者之间的桥梁,这是一个长期交互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