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味家常
味家常多不可究考
说时端是依念
风耳朵
贴在烟染墙上
单纯心思,家的信仰
在屋檐下一角
盛起柴火
从史前燃烧
温饱不只是生活
最朴实的是感情的
最沉底的是缅怀的
即便一滴酱油
舌尖福气
比天空还辽旷
可考的多已是
记忆截图的流转
云海拐弯,天洒天华
噢流水无边
昔日的家常情味,不时牵向
今时无法封存的鼻息挂香
附记:小学时,逢周末,班上一同学,喜邀几个好友到他家玩耍。淡滨尼椰林小河流淌,嬉水、抓蜘蛛、捕小鱼之后,最高兴的,莫过于在他家享受午餐。一个大户人家,沙厘屋子宽大,厨房掌勺的妇女,都是同学的婶婶嫂嫂。菜肴摆上桌,家里人轮流吃饭。现代家居,不开伙食已成了家常,味,早已凋萎。对于当年同学家中腼腆的小客人,几位长辈颜影虽已模糊,总是念念,她们为天下家常“妈妈的味道”之亲切典型。
鸡饭团
乡人的告诉演成据说
那年男的去洋
那年女的下田
双掌把热饭起锅
把思念捏好。路途遥
饭球是流转的便当
传说化现我童少的真实
挑着担子
甘榜里琼音破空
“鸡肉鸡饭去哪里了啰”
鸡饭嫂从海南田野
挑往南洋
像分了两半的家
半圆一边米饭留原
半圆一边辣椒酱伴
一半分给太阳
一半分给月亮
离了从前远了现在
浅浅一截香愁
附记:1980年代中我初步踏上海南岛祖家,继后屡次寻访海南鸡饭的过程中,听闻饭团(海南话鸡珍)的来由据说,乃昔时农家,农妇会把白米饭捏成饭团,让丈夫务农时当午餐。童少居甘榜,有一海南嫂挑担沿村叫卖鸡饭。鸡饭团普受欢迎,可以单买一个,圆球剖成两半,可伴上辣椒酱。饱实米饭,蕴蓄鸡油香,很珍惜地一口一口吃,倒成了今天浅浅划过心口的一缕“香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