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至9月新加坡华文出版转淡,仅录得10本新书(再加三本补遗),而上个季度共有26本新书出版。
先谈第三季度的诗集。
诗集:新马文学搭建文化轨道
新加坡作家协会与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酝酿许久联合出版的《新马文学高铁之新诗》一书,在新马高铁遥遥无期之际通过文学搭建文化轨道,意义非凡。诗集以邀稿方式,收录新马两地118首诗作,主编为新作协荣誉会长林得楠和马作协秘书长刘育龙。
两地老中青诗人借此书以文会友。除了以[新加坡]或[马来西亚]标注诗人来处,诗集也标注了具有斜杠身份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诗人如郭诗玲、欧筱佩、翁弦尉、冼文光、无花、游以飘与周天派,突破户籍意识,相信如此斜杠,在未来会越来越普遍。一如郭诗玲的诗《致美好的灰色》:“因为你不是白色/因为你不是黑色/因为你有无数种可能的层次/因为你可以隐身在尘埃”。
此外还有三本诗集:怀鹰《船歌》、伍政玮《错视与幻听》与黄龄慜《诗情翩翩》。
资深作家怀鹰与梦工厂私人有限公司合作,将29首童诗化作图文并茂的诗集,拿在手里轻薄可爱。诗作以新加坡的地铁风景为主题,鼓励读者观察旅程所见,激发想象:“让我们随着车厢的摆动/想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一摇一摆中/把一天里积压在肩上的担子/轻轻放下/地铁载着它/抛向星星歌唱的夜空”。
《错视与幻听》是年轻诗人伍政玮的第二本诗集,他进一步拓展“病”与“药”的意象,凝视城市生活:“笔尖磨成手术刀/现实才有了断句/刀口溢出/梦与幻影//为安全起见/一切/在诗的麻醉下进行”。
《诗情翩翩》则收录39首诗,记录作者黄龄慜从东马来新20年后,对岛国的观察与思考。
散文:打开世界另一端的窗
散文方面,资深作家骆明病中写作不辍,在年初出版《生命从八十八岁开始》后,新书《我的书还在》如今以双封面的形式出版,以直率的语言表达他对新加坡文艺的关怀,对阅读与书籍收藏的热爱。
他虽感慨如今人人谈钱谈房地产但“没有人谈今天有一篇怎样的文章,这一周有一册怎样好的书”,但当他回看自己书墙上满满的收藏,仍自豪地说:“我有这样多的书,那是小时候想象不到的。如果问,什么时候才可以读遍,读完,很难有答案,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日子。有了这样多的书,心情一样不定。但是,应该说,有一种满足感。今天,我很高兴地说一句:我的书还在。”
《我的书还在》提到不少骆明读报的经验,以及一些当今关于文化议题的讨论,正巧白宗德的新书《青衿集》收录了白宗德发表在《联合早报》交流站与《缤纷》版的文章。从这些文章可见白宗德对新加坡华文教育、语文环境、华校历史有很深的情怀。
另一本散文集是文化奖得主尤今的游记《异乡的云》。
本书聚焦西非四国加纳、贝宁、多哥、尼日利亚,与印度尼西亚、台湾。尤今近年多次造访非洲,为读者介绍当地风土民情,对比文化差异,她也非常关心当地女性的生活面貌,为读者打开认识世界另一端的窗。
传记方面,有白胜晖著、郭书真翻译的《在商言商:郭令明》。
郭令明是新加坡成功的企业家,本书揭露了他在纽约如何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商业上的交手,如何促成滨海湾金沙酒店的标志性建筑方案。
白胜晖与团队除了深度采访郭令明,也访问了他身边的30多人,从多角度书写郭令明60年来如何在商界开疆拓土,揭露商界不为人知的内幕。
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衣若芬的《第一次遇见苏东坡》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次遇见系列”书之一,她以散文笔法融入苏学研究,其中一篇,她重新诠释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出苏东坡写作时立朝云为妾,乌台诗案已结束,“惊魂甫定的心情得到宽解。转换生活的场景,重新燃起青春年少的动念。”所以这首词才会提到“小乔初嫁了”,除了怀念历史,也纪念了苏东坡自己的人生阶段。
本书深入浅出破解人们对苏东坡误解的同时,也照见衣若芬个人学术成长经历,最后还联系到人工智能,那么就要说到衣若芬另一本新书《AIGC文图学:人类3.0时代的生产力》了。其实两本书同时写作,衣若芬因教学需要研究了人工智能发展,希望写一本书帮助一般读者通过人文学科的视角认识AI。
小说:母女、情爱与学院
小说方面,则有许迅振《长长久久》、孙宽《新加坡蜥蜴》与林中子《工院外史》。
《长长久久》是“中学华文课程广泛阅读丛书”系列的新书。作者许迅振出生于马来西亚,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毕业,目前从事电影工作。
本书改编自同名短片,讲述一对母女——婵娟与胜寒,在丈夫/父亲去世后,因处理男人遗留下来的出版社、钢琴与记忆所产生的摩擦。小说以胜寒的日记体第一人称视角,与婵娟的第三人称视角,交叉叙事,出入事件与人物心理,颇具匠心。
孙宽《新加坡蜥蜴》收录九篇短篇小说,同名作品写叙事者与美国医生“蓝眼睛”婚后,与年轻时暗恋过的俊美男孩重逢,像远古蜥蜴“有两只眼睛隐形,需要感受特别的光源的刺激才能睁开”,两人“松果体受到刺激,产生了从未幻想过的吸引力”,“我”甚至变成凯雷特小说《分手进化论》中的爬虫动物,蜕皮,不老,改变了生理结构。
其他篇章《戒指》《秦时月》《之间》等各具特色,写爱情、欺瞒、道德枷锁等。
林中子的《工院外史》则是少有的学院揭露小说,故事发生在1980年代的香港,主角秦菲立是澳大利亚华裔,这位电视工程博士应香江理工学院聘请担任相关学系主任后,动用手段实现更大野心,加之好色嗜酒,醉生梦死,最后不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