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日本“吉卜力的奇幻世界”特展终于来到新加坡,将滨海湾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化为一个个经典吉卜力电影场景,满足粉丝打卡欲望。

特展10月4日正式开展,媒体有幸在开展前受邀先睹为快。

作为粉丝,我爱之深责之切,期待越大结果失望就越大吧。

一进会场穿过电影海报走廊,第一个吉卜力世界就是《霍尔的移动城堡》。展方制作了一台会动的城堡,让人惊艳,如果有个微缩版,我一定收藏!

霍尔的移动城堡在特展上动了起来!(吴先邦摄)
霍尔的移动城堡在特展上动了起来!(吴先邦摄)

接着就是一个个电影场景,会动的还有呼呼睡觉龙猫的肚皮微微起伏。

但所谓沉浸式体验,更多是打卡,如果你是深度吉卜力迷,想要了解动画电影背后种种,还是要飞到东京吉卜力美术馆才能看见原画、手稿。今年1月我到日本松山旅行时,参观了“铃木敏夫与吉卜力展”就发现了好多我所不知道的吉卜力:最显而易见又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原来吉卜力电影海报上的书法,大多出自铃木敏夫之手(他年轻时还写诗!)。接着就是铃木敏夫与宫崎骏、高畑勋等人的奋斗史部分……

回到这次新加坡的特展,如果你是一家大小参观,特展也设计了互动元素,大家可以写信、折纸、涂涂画画,找回各自心中梅伊小妹妹似的童心。

我个人对2D动画放大成真人比例的一切装置带有先天的抗拒,我总觉得动漫内容不适合变得这么大,它更适合微缩,1比8至1比4的比例最能展现其精致。这次“吉卜力的奇幻世界”采用不少壁纸作为布景,使用真实电影画面,回忆缱绻的同时,你会发现,那些被放大了的画面,难免呈现粗糙的马赛克。

东西放大了难免会看到缺点。

特展内也有一些小箱子,里头是微缩模型或多层次画板,对比起来就相当精致。

特展中设有一些小箱子,里头有精致的装置品。(吴先邦摄)
特展中设有一些小箱子,里头有精致的装置品。(吴先邦摄)

在进入《龙猫》世界前,参观者会经过一个树丛隧道,制作团队花了不少心思复制夏日阳光筛过碎光斑驳的感觉,任谁都会心情舒畅,因为走过去你就可以看见龙猫啦。

仪式感,进入每个电影展厅前都有一些用心的设计,值得嘉奖。

个人认为最有感觉的一个深林密道。(吴先邦摄)
个人认为最有感觉的一个深林密道。(吴先邦摄)

“吉卜力的奇幻世界”2013年首次在日本开展以来就坚持匠人精神,避免数码化的装置,手工感十足。引颈期盼多年,特展终于来到新加坡,作为艺术科学博物馆迄今规模最大的展览,在B2与3楼,分别重建了《霍尔的移动城堡》《千与千寻》《幽灵公主》《龙猫》《天空之城》《风之谷》《红猪》《魔女宅急便》《平成狸猫合战》《苍鹭与少年》的电影名场景,会场外还有《悬崖上的金鱼姬》巨型装置,以飨粉丝。

魔女琪琪骑着扫帚翱翔。(吴先邦摄)
魔女琪琪骑着扫帚翱翔。(吴先邦摄)

特别一提:本展主要看版,均有中英文解说。

展前记者会,艺术科学博物馆副总裁霍诺尔·哈尔格(Honor Harger)谈到吉卜力电影中的女性、自然关怀等面向,契合该馆的理念。到场的吉卜力工作室制作业务部长野中晋辅则谦虚地表示,吉卜力不是刻意为之,他们只是想在娱乐观众的同时,带出一部好电影该带出的人类命运课题。

作为吉卜力迷,霍诺尔·哈尔格也深信一切必须回归电影文本,如今大部分吉卜力电影都可以在Netflix上观赏,2023年宫崎骏最新电影《苍鹭与少年》也将在10月7日Netflix上线。宫崎骏在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中,很深刻地思考了日本战后个人面对体制、面对传统的存在主义式课题,值得二刷三刷,细细咀嚼。

此外,哈尔格也透露,他们正与吉卜力合作,要在新加坡院线公映吉卜力电影,细节不日公布。

若能进入电影院重温吉卜力早期作品,当真要撒花庆祝。

《幽灵公主》可说是电影史上讨论人与自然议题最深刻也最迷人的作品之一。(吴先邦摄)
《幽灵公主》可说是电影史上讨论人与自然议题最深刻也最迷人的作品之一。(吴先邦摄)

所以说,“吉卜力的奇幻世界”特展更像一扇窗,你不能期待走进去能深入理解电影制作或思考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或是反省战争反对核武。

特展是让大家快乐打卡的地方。

其他的,就看走进去的人,有没有进一步去观赏电影,进一步了解故事背后关于你我的议题。

寓教于乐。

记者会上主持人问台上嘉宾最爱哪部吉卜力电影,哪个角色又最让人共鸣,我想同样问题也可以回问读者,你们又最爱哪部吉卜力,最喜欢哪个人物呢?

吉卜力的奇幻世界”特展
  日期:2024年10月4日至2025年2月2日
地点:滨海湾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
票价:本地成人票29元(平日)、39元(周末或假期);本地乐龄、学生与儿童票24元(平日)、34元(周末或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