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东京、上海、台北……寻常地方的年轻人易对“天龙国”心生向往,挤破了头,只希望改变平庸的身世和命运。为了容身,以层层刚硬盔甲包围柔软的自我,世故、冷漠和轻蔑掩盖土气和热心。也许赌上前半身的所有前来大都会,只为了入住一个没有窗口的小租房。从日本小说集《从这房间永远看不见东京铁塔》,以及探秘国际浪漫之都巴黎的纪实散文《巴黎侍者》,翻看“天龙国”生存手记。

30岁还xxx的话,就xxx吧。年龄这个数字,像魔咒,像道坎,你可以像《吾辈名叫可可》独身独居的上班族女子美幸一样,养一只名叫可可的短腿猫,价值70万日元(约6000新元),配得起30岁、套房月租9万日元(约800新元)的人生。否则就豢养自己和内心的忧伤,与之亲密相处,但不要被抓伤咬伤,甚或吞噬。

被生活不断推着走

无论在精英女校,或都市里的约会生态圈,要存活下来,都必须掌握其中的微妙政治。然而,消费主义没有让我们变成更特别的人,用大半月薪买的东西别人都有,爱看的《大豆田永久子和三个前夫》,是别人早已看腻嫌它过气的剧。新鲜而又艰涩的形容词不断推陈出新,生活不断推着你走,那些潮流的物件和事情,你却没力气一一追赶。

未公开真名和长相的推特人气作家“麻布竞马场”,以《从这房间永远看不见东京铁塔》,剖开现代都市人的内心风景。(互联网)
未公开真名和长相的推特人气作家“麻布竞马场”,以《从这房间永远看不见东京铁塔》,剖开现代都市人的内心风景。(互联网)

“我今年30岁了。”这句话贯穿《从这房间永远看不见东京铁塔》全书多篇。要在大都会生存,天道酬勤可能不是最值得奉行的价值观。《真也这个认真的人》描绘了这残酷现状。不知来自熊本还是宫崎,老家务农种植青椒的真也,是个认真的好人,却没有功成名就的天分。故事的第一叙述者“我”说:“真也一生都在用努力逃避。”整个人浸泡在努力的温水里,被蒸汽笼罩就不须正视眼前的一切,看似最认真的人,可能才是对人生最不认真的。

讨厌青椒的“我”,却总被迫接受真也的好意。NG品(次品)青椒,空心的青椒。《我看过河童》的“我”老家则种桃子。每次去朋友家,奶奶都叫她带上桃子。在烈日下骑着脚踏车,小心翼翼把桃子送给豪门朋友的“我”,只觉得自己像贱民给贵族上贡。

除了贡品,桃子在小说中有多层含义。在“我”眼里,家里的田地只是不小心继承下来的,天天吃着NG(次品)桃子,渴望赶快逃离乡下鬼地方。最在意田地和桃子的奶奶嘱咐过“我”,河童最爱吃桃子,所以不能带着桃子过桥。有天,“我”准备再次偷偷丢掉桃子,坏心思被河童撞破。

后来奶奶死了,“我”也如愿逃到东京,辗转成为投资诈骗的下线。“高中学历的果农也能靠一台手机赚上亿元”,将台词话术倒背如流的她,在一场酒局后独自走过小山桥,同业送来的高级桃子伴手礼摔个稀烂,平静的古川水面不见河童,但河水的颜色,恰恰让她想起落地腐烂的桃子。

家中质量守恒定律

从小地方流向天龙国的人,离开的是家,原乡和原生家庭。父母的期待无论健不健康,都滋养了子女的成长,然而渴望远走的子女,终将脱离他们。《致三年四班》里出身平凡,到东京打拼的老师,人生却没有因此抛光闪亮。他认为养儿育女就像质量守恒定律,父母只能给子女自己拥有过的东西。《希望》中的父亲为了接近成为地下偶像的女儿,在虚拟世界披上“阿宅”马甲,在她事业低潮时给予安慰,直到她结婚,也只能默默在远方给予祝福。

出生英国的艾德华·奇索姆,毕业后移居法国巴黎,从酒馆侍应生的个人经历反映都市观察。(互联网)
出生英国的艾德华·奇索姆,毕业后移居法国巴黎,从酒馆侍应生的个人经历反映都市观察。(互联网)

2011年,金融危机余波尚在,英国人文学系毕业生到巴黎端盘子,当中除了赚钱维生的不得已,还有几个目的:体验巴黎,远离同乡,自我证明。

“没有哪个城市比巴黎更能代表餐厅的世界,”《巴黎侍者》的作者艾德华·奇索姆(Edward Chisholm)说。他来自英国多赛特(Dorset),在伦敦亚非学院毕业后孑然一身,和法国女孩爱丽丝来到巴黎。他的行李只有一袋衣物、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对巴黎无限向往的开端——乔治·欧威尔《巴黎伦敦落魄记》。他认为,把一家巴黎餐酒馆纵切成两半,就能得到一幅捕捉现代法国社会的精准剖面图,巴黎无法代表整个法国,却能在巴黎找到全法国。

互相竞争也相濡以沫

《巴黎侍者》全书分八部分,从开胃菜开始,餐前酒、汤品、前菜、主餐、起司、甜点和消化酒,满足读者一顿饭吃好几小时的法国梦。聚焦侍者故事,每个登场人物都是流动的盛宴:爱偷小费打小报告、却坚持食材品质的心机鬼;风流爱时尚的意大利人;超爱楚浮、有个演员梦的文青服务生;政治避难的侍酒师;掌握政商名流订位名册的领班……因为各种理由和身世,从世界各地齐聚巴黎的一群人,在这里他们互相竞争,也相濡以沫。

“虽然故事背景在巴黎,但这些故事发生在现代伦敦、巴黎、纽约、柏林、马德里、罗马真实上演,只是我们往往选择视而不见,只注意到自己想看的:美食、店内装潢,只停留在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