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陌生视角观察新加坡,法国工业设计师以摄影镜头剖析这座花园城市,着迷于构成、反映新加坡的微小事物和角落。
新加坡设计周进行时。法国工业设计师高石馥(Christophe Gaubert)在Objectifs摄影与影像中心举办摄影展“Nothing but Singapore”,分享过去七年的摄影记录,展示他对新加坡城市景观的主观描绘。从细节到图案,这些摄影作品展现生活与建筑之间的交织对话,两者时而和谐,时而冲突,表现出一座城市在自然界中的演变和发展轨迹。
高石馥倾向将摄影用作视觉日记和哲学工具。在拍摄时,他寻找意想不到的东西,和他一贯的设计理念相似:总是先退一步,开拓新视角。来自法国的他,在新加坡生活七年有余。“和许多人一样,我对新加坡的第一印象是建筑与自然互相交织,但渐渐发现所谓的自然,并不是最初想的那样。”
在人造中寻找有机
他举例说,建筑物的生长速度比树木快。人们热衷谈论的“自然”可能只是绿化工程、美丽花园,而不将它视为完整而敬仰的生物群落。他补充,科学家认为新加坡拥有的城市生物多样性在全球视野来说是罕见的,但很少有人了解它的复杂性。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很少,有些人认为家养壁虎是害虫,其实在一个有骨痛热症的国家,它们是有益处的。“这里的自然美丽而强大,但我们忽视了它,将其视为装饰,甚至把它人造化。”他指的是带有绿色外墙的公寓,取代部分森林的现象。
因此,他开始将这个城市环境视为景观本身,在人造中寻找有机。“在这种将自然抽象化的高密度城市中,我叩问人类本性的位置,以及想象力如何能超越具体事物。”
高石馥说:“如果你在摄影展中以正确的顺序观看这些图像,就能感受到我看待新加坡视角的演变。”其中,多数照片似乎在任何国度、任何发达城市都能拍到,可以直觉捕捉到的主题有平淡的陌生感、城市律动和结构,或混乱之美……但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就能形成一幅肖像。
“每张照片看似没什么特别,但整体来看,就是新加坡。”
高石馥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业设计系副教授兼设计孵化中心(Design Incubation Centre)主任。本场展览由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支持。
▲Nothing but Singapore摄影展
OBJECTIFS Lower Gallery(155 Middle Road S188977)
即日起至10月13日(星期一休息)
中午12时至4时(星期天),中午12时至7时(星期二至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