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新加坡馆重返法兰克福书展,但华文出版社缺席。2024年,新加坡出版商协会(SBPA)在国家艺术理事会支持下,再次前往德国法兰克福,团队包括本地华文出版社城市书房与新文潮出版社。
法兰克福书展是世界三大书展之一,今年定于10月16日至20日举行,面向全球书商,出版社与作家与会参与座谈、销售版权,打响知名度。今年与会的名家包括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Harari)、日本哲学家斋藤幸平。
今年新加坡馆参与出版社有:英文出版社Epigram、时代精神书屋(Ethos)、Difference Engine、Crimson Earth、世界科技出版集团的World Scientific Education、胡椒狗出版社(Pepper Dog Press)与Ungu Pen;马来文出版社Unggun Creative,以及华文出版社城市书房、新文潮出版社。
城市书房创办人陈婉菁受访时说,今年5月中,国家艺术理事会邀请本地出版社对话,鼓励本地出版社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并主动补助出版社单位代表单人来回机票、书展期间的住宿、书展门票等,以3500元为顶限。
陈婉菁说:“法兰克福书展是做书人向往的书展。城市书房出版社创立10年,累积了30多部著作,有艺术理事会的资助,我觉得是时候带着城市书房著作,飞到更远的地方,介绍给远方的读者。”
陈婉菁不认为华文出版社到西方参展会处于劣势。她说,新加坡出版的优势是在于新加坡并非单一语言国家,本地华文出版社能以英语与华语,与不同地区书商交流,她相信存在许多可能性。
准备中英双语书目
这次城市书房准备了中英双语书目,并制作翻译样本,邀请译者蔡素君、郭毅杰和何勇权翻译黄凯德《豹变》《小东西》、英培安《阅读旅程》和梁海彬《大海的人》的英文译本样本,黄凯德亲自设计样本封面。
她也说,SBPA举办了三场工作坊分享参展经验,帮助第一次参展的本地书商。
“我抱着学习的心情去参加书展,希望认识新朋友,透过与各国书商交流,得到新的启发,可以在未来的出版蓝图用上。如有外国书商愿意购买版权,这将是城市书房新的里程碑了!”
新文潮受询时说,第一次参展主要目的是要了解海外市场,结交业界新朋友。除了分享新文潮的出版品,他们也希望可以找到适合新加坡的内容进行翻译或出版,同时寻找长远合作的伙伴。
新文潮认为,新加坡参展商“需要让外国的业界同仁看到新加坡能提供的独特内容,以及展示我国的文化与人文风貌。另外,也想了解一下,不同出版社对于新加坡或东南亚内容上有什么需求,或好奇什么,看看新文潮是否能满足这一方面的内容。”
